序是文体名,写在书籍或文章前边的文字,也作“叙”、“引”,有如今天的“引言”、“前言”。“序”是序说作者著书立说的缘起以及该书的要旨、体例,介绍写作的经过等等。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为别人作序大约始于刘向的《战国策序》,请人代序的第一人大约是晋代的左思。“序”的体式没有定规,因人因书而异。偏于记叙的,如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偏于评论的,如曾巩《战国策目录序》;偏于抒情的,如柳宗元《愚溪诗序》。从唐代开始,有的“序”也叫“引”。“序”一般放在书籍前边,但也有放在后边的,如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即放在《史记》的后面。
楔子原是杂剧里加在第一折前头或插在两折之间的片段。金圣叹删改《水浒传》,将原本的引首和第一回合并,改称“楔子”。并解释说:“楔子者,以物出物之谓也。”就是以甲事引出乙事之意。近代小说加在正文的前面。楔子是长篇小说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并非每部长篇小说所必备。通常加载小说故事开始之前,起引起正文的作用。
跋也是文体名,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介、鉴定、考释之类,也叫“后序”、“书后”。书、文之前已有“序”,作者还有话要讲,或其他人对作品要发表见解,往往写成“后序”。宋代以后,始有“跋”。吴讷《文章辨体序说》:“按苍崖《金石例》云:‘‘跋’者,随题以赞语于后,前有序引,当掇其有关大体者以表章之,须明白简严,不可堕入窠臼。’”又引疏斋卢公云:“跋,取古诗‘狼跋其胡’之义,狼行前蹿其胡。故跋语不可太多,多则冗,尾语宜峭拔,使不可加。”“跋”在古代也称“跋尾”。唐李绰《尚书故实》:“《清夜游西园图》,顾长康画,有梁朝晋王跋尾处。”
Copyright 2010 daimiao.cn. All rights reserver. 备案号:鲁ICP备10209964号
泰山岱庙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191号 电话:0538-826103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