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冠饰、品服与补子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5-12-02       作者:

现在常出现一些以古代历史题材为内容的影视剧,由于年代久远,其中许多封建官吏的穿戴花花绿绿,五花八门,使人目不暇接,却令人不知所以然。不过尽管形形色色,千奇百怪,还是有一定规则和变化规律的。   

冠饰  

“冠饰”,顾名思义,“冠”乃头上戴的帽子,“饰”即冠上的装饰物品。

有文字记载的“冠饰”最早可追溯到《淮南子·修务训》、《荀子·非相》、《淮南子·主术训》、《论衡·是应》、《墨子·明鬼》等书,其中均有许多记载。传说中的舜、皋陶、齐庄公等历史名人都与“獬豸”(音“谢志”,传说中的异兽,编者注)有过不解之缘。人们粗看这兽很像狮,其实不是狮,这种奇兽在《论衡·是应》里称为“觚鲑(音“划志”,传说中神兽,编者注)”,到了西汉时期,封建官吏的头上都饰有特制的“獬豸”冠,冠梁上刻有一个木制的豸角,涂着碧粉(此“碧粉”呈紫绯色)。西汉后期的“治书侍御史”之类的官吏头上戴的冠饰。不再用木制,开始用以刺绣制作“獬豸”的法冠,这代表皇帝参与审判,象征着权力至高无上。后来到了明清时的“风宪官”的法官补子图案,也是绣一个獬豸。

到了清代,冠饰有了发展。此时期的封建官员,珠光闪烁的“礼冠”上拖着孔雀翎,每当皇上要惩治不法官僚时,先是大喝一声:“给朕拿下,拔下花翎!”

“花翎”为何物?犯了法的官僚,拿下便罢了,为何还要“拔去花翎”呢?

原来,这花翎即孔雀翎,在清代是极为重要的冠饰,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花翎本身有三眼、双眼、单眼之分,所谓“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状的圆花纹,一个圆圈就算作一眼。翎眼的多寡,反映严格的等级高低差别。可以说,花翎是清朝王公贵族们特有的冠饰,跟我们当今的军警们穿着的军服警服上的“星、杠”标志一样。据说广西思恩府下属一个九品官僚视“花翎”为儿戏,一日酒醉后弄来“三眼并插有孔雀翎”冠饰,戴着此冠在一帮随从的簇拥下招摇过市,后事败传人宫中,该九品官不仅自己葬身于九泉之下,还株连其家属受罪入狱。   

品服   

古代的封建官吏们,在大典或某些公开场合中往往身着五颜六色以及绣有禽兽类的官袍(也叫朝袍服),这官袍服又称礼袍服,品色袍等,是一种用袍服的色彩图案来区别官吏品级等第高低大小的服饰。若追溯这种把袍服颜色与官吏等第品级相联系的规则,有文字记载的应始于隋代。据《资治通鉴》卷181记载,隋大业六年下诏:“从驾涉远者,文武皆戎衣,五品以上,通著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绯绿,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色,士卒以黄。”

到了唐代,品服形成正式制度。此后,历经宋元明清各朝代,虽具体规定略有不同,但大体上差异都不大,而且都把袍服色与官吏的品级等第相联系。据《旧唐书·舆服志》、《新唐书。舆服志》记载,唐代的品服规定是:一至三品官着紫,四品官着深绯,五品官着浅绯,六品官着深绿,七品官着浅绿,八品官着深青,九品官着浅青。

到了宋代,据《宋史·舆服志》记载,宋代的品服规制是:一至三品官着紫袍,四至六品官着绯袍,七至九品官着绿袍。宋初中央司法机构重叠严重,审案件时除经刑部复核外,又特意设立“宫中审刑院”,这审刑院的官吏全由朝官充任,直接听命于皇上,最易接近皇上,因而定有特殊规制:入院当差的详议官无论原先品级等第如何,都可赐穿紫袍(三品以上着紫),所以当时有“朝官染院,满院皆紫”之说。这“紫袍”制度恰如通行证一般,那些居心叵测之徒是很难混进“紫袍”之列的,相对来说,这“满院皆紫”使皇上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倒是一点不假!

以上述各朝代“一至三品”的官袍来看,均有一个相同点——采用“紫色”。纵观历经明清两朝有600多年历史的北京故宫,也把城墙称为“紫禁城”,帝都的道路称之为“紫陌”,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就有“紫陌红尘拂面来”的诗句,皇帝的诏书称“紫诰”,连朝廷赐给和尚的袈裟亦称“紫袈裟”……古代皇家,为何独爱“紫”呢?

溯其源流,原来这“紫”字指的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恒星有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位居中央,太微垣和天市垣陪设两旁。古时候,人们认为天皇是居住在天宫里的,天宫当然应该在中央,所以紫微垣成了古人心目中天宫应在的场所。因此,天宫又叫紫微宫。人间的皇帝,自称“天子”,于是人们就以紫微星垣代称皇帝了。这样,皇帝与“紫”便结下了不解之缘。顺理成章,皇帝手下围绕他转的最高等级官僚穿戴的色彩自然选中“紫”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自隋唐起,有品服色,以“紫为贵,绯次之,沿袭至明清”。

到了元代,据《元史·百官志》及《元史·舆服志》记载,元代的品服规制是:一至五品官着紫袍,六至七品官着绯袍,八至九品官着绿袍。为何元代“一至五品”官着紫袍,比历代放宽了等级呢?这有特殊的历史缘由。原来,元代最初的规制也是以“一至三品”官着紫袍的,只因元统治者刚刚夺得天下,惧怕中原汉人谋反作乱,有意扼制汉人把握权力,因而进入“三品”为官的汉人极少极少,即使有才华,也只能屈为“四品五品”的官职。到了忽必烈登帝位时,接受名臣耶律楚材建议,改“四至五品”官着紫袍,使更多有才能的“汉人”能接近皇上,为巩固国家政权出谋划策。忽必烈允奏下诏,改“一至五品”官着“紫袍”。   

补子  

除了古代官吏的冠饰、品服色具有区别品级等第之用外,“品服”上的“补子”,又称补服、补丁等,同样也具有品级等第之功用。据《明史·舆服志》、《大清会典图》等书载:明清的文武官员的服饰非同一般,他们官服的前胸和后背都绣着各种禽兽的“补子”。

具体说来,明清时期官员的礼服均为蟒袍,俗称花衣。“蟒”实为蛇类,尊称则为“龙”,但官员们万万不可说自己的礼袍为“龙袍”,否则犯“十恶不赦”之罪。官员们的礼袍外面要罩褂服,这是清朝的规制。在褂服上缀“补子”,俗称“补丁、补褂”,与顶戴(官帽)相对应,成为官员级别高低的标志。

清代的补子是在明代补服的基础上发展变化来的,一般长宽约30公分,以绀色(即黑色透红的颜色),黑色为底,周围装饰花边,上面用五彩金线绣出禽鸟、猛兽等。后背的补子是整幅的,前胸的补子是两半的,因为褂服前面是对襟之故。补子分圆形、方形两种。

皇子、亲王、郡王、贝子等用圆形补子,一般官员用方形补子。清制规定:文官补子绣单只禽鸟,顺序依次为:一品绣白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大雁,五品绣白鹇(音xian,产于我国南方各省,是有名观赏鸟类),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鸂鶒(音念xichi,即像鸳鸯的一种水鸟),八品绣鹌鹑,九品绣练雀。武官的补子绣单只猛兽,顺序依次为:一品绣麒麟,二品绣狮,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六品绣彪(即小老虎),七品、八品绣犀牛,九品绣海马。主管朝中监察的官员不受此限,如刑部、御史台、按察史等官员不分等级,一律绣獬豸。

清朝还有另一定制:凡官兼文武者,则用其高品补子;受皇封的妇女(比如诰命夫人)所用的补子则与其丈夫或儿子的品级相同,但若丈夫或儿子是武官,则用相同品级的文官补子,以表示女性不尚武。明清官员的补子严格按品级穿用,不能混乱,否则要受处罚。也不能有损坏,若有破损,则被视为“猥亵皇恩”罪,轻则发落边疆、永不赦返;重则斩首凌迟,甚至株连九族遭灭顶之灾。

Copyright 2010 daimiao.cn. All rights reserver. 备案号:鲁ICP备10209964号

泰山岱庙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191号 电话:0538-8261038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212号

您是第 位访客

泰山景区官方售票渠道 美团・购票
泰山岱庙微信公众号
岱庙云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