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纪念武训小学创办看冯玉祥将军的教育理念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5-12-15       作者:

泰安市博物馆  魏华玲

在泰山西路,凌汉峰下,有一座庄严肃穆、万人景仰的墓地,里面长眠着一位近现代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国民党军事将领—冯玉祥,他一生戎马倥偬,爱国爱民,在政治领域、军事领域甚至在教育领域均颇有建树。冯玉祥曾于1932、1933年两次来泰山隐居,期间为泰安人民做出了许多有益的事情,特别在教育方面,尤为突出。时至今日,他的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多彩而又注重实际的教育活动,至今仍被人称颂,成为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所以,在当今大力提倡国民素质教育、推广科教兴国战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研究冯玉祥将军的教育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冯玉祥的启蒙教育

冯玉祥出身于穷苦农民家庭,从小只上过一年零三个月的私塾,12岁那年,投身军营。由于读书不多,年龄又小,在军营常常不被重视,甚至受人欺负,他于是下定决心:要想青史留名,成就一番大业,必须多读书。凭着他那一年零三个月的学历,拿起书来,埋头攻读。他不顾别人的讽刺和讥笑,把别人玩乐和睡觉的时间挤出来,利用一切机会读书,甚至连古人凿壁偷光的方法都用上了,终于学有所成,在政治理论、战略军事、文化艺术等方面均卓有成就,成为一代高级将领。

二、尊重科学,反对以迷信和专制为主的封建教育

从冯玉祥将军的生平我们可以知道,他出身贫苦,基本没有学过多少文化,在他的军旅生涯中,曾因缺少文化吃过很多苦,他深深地感到文化知识对社会的重要性,因此一生手不释卷,博闻强记。他说:“中国受穷的原因,不懂文化,不懂科学,妇女缠脚,还信神信鬼地讲迷信,怎么不受穷呢?”为了扩大宣传,他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其中《耕地》诗这样写到:“……老农且休息,听我说道理,欧美用机器,我国用人力,若要想富强,大家科学习。”在泰山隐居期间,尽管他处于人生低谷,政治上不得志,军事上没有实权,但他仍然积极宣传科学,把泰山凌汉峰两侧的山峰分别命名为“东科学山”、“西科学山”,并亲自发动官兵用科学知识封山、绿化和栽培各种果树。通过自己成长的道路以及欧美国家与中国的对比,冯玉祥认为中国的教育太落后,造成人民愚昧无知,如:有病不去想办法治疗,而是烧香求神,贻误治疗时机,可见封建迷信思想对人民的毒害太深了。他说:“无知识的大众,被聪明人蒙骗,须知有疾求医,方能治好病症……焚香与念经,都是庸人的迷信……可敬的同胞们赶快醒起,赶快的注重科学,研究真理,打破一切迷信,要靠自己救自己”。

三、重视基础教育,积极创办平民学校

处于外国列强势力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下的中国,,在被动、落后挨打的局面下苟延残喘,民族凝聚力不强,斗争精神薄弱,针对这一状况,冯玉祥认为只有加强平民教育,从基础抓起,提高全民族素质,中国才能自立自强自尊,才能有效地抵御外来势力的入侵。早在来泰山之前,冯玉祥就在督办过的河北、北京、安徽等地举办了一批又一批的学校,吸收贫苦子弟入学,改变地方教育现状,受到群众的拥护。特别是他任河南督军时,曾没收大军阀赵倜的家产二千万元,充作教育经费。接着,又下令驱赶僧尼,把不少庙宇改成了学校。冯将军还经常自掏腰包,买地皮,购材料,自建学校,他说:“为办学校,我什么都舍得”,可见教育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对战争期间阵亡将士的孤儿,冯玉祥更是体恤尤加,不离不弃,继续留在部队供养,并举办官佐小学,吸收他们入学读书,使之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在泰山隐居的两年多时间,他自筹资金,自选校舍,亲自动员,先后办起了十五所小学,统称“泰山武训小学”,专收平民子弟入学,并免收一切费用,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还给予适当补助。冯玉祥经常召开学生大会,鼓励学生“为救国救民而读书”。为了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他创作了许多浅显易懂的诗歌,找人配上画,其中《上山烧香》诗中指出:“教育不猛进,国弱大众贫”,《牧牛》诗中指出农民不接受教育,“终身为文盲,遭遇实可悲”,因而“大众难读书,国家须栽培,大量办义学,急务此为最”。他的办学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效法。

四、提倡新颖、实用的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

冯玉祥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教育不能脱离群众,应为社会服务;教育内容不能单一、死板、脱离实际。在泰山创办的15所小学,由于条件所限,校舍及师资很紧张,但学校并没有因此减少教课内容,如初小有国语、算术、自然、音乐等课程,高小有国语、数学、理化、历史、常识、哲学等课程。在当时来说,此举打破了私塾只教《四书》、《五经》,学生只学对仗吟诗的固定模式,这些新颖的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头脑,可与当今的教学内容相媲美。

在教学方法上,冯玉祥注意采用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主张既要学好知识,也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说:“用手不用脑,饿的满街跑,用手又用脑,到头吃不了”。他创办的泰山“武训小学”在开设文化课的同时,还开设劳动课,让学生动手学习生活技能,其中包括木工、铁工、石工、编条、缝纫等内容,课余时间同学们到冯玉祥开设的工厂里做工,生产出来的产品卖掉,补贴学校费用。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冯玉祥把课本上的知识编成歌谣,如有如何做人的歌谣、孝敬老人的歌谣、热爱国家的歌谣等等,这些歌谣大都语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很受学生欢迎。

五、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冯玉祥是一位正直有热血的爱国将领,非常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在军队,他认为训练士兵精神教育最重要。每次作战之前,应当使官长士兵明了,为什么作战?同谁作战?为什么必须用武力打倒敌人?这些都要切实了解透彻,不能影响士兵的战斗精神。20年代,他亲自编写《爱国精神》、《军纪精神》等小册子,对部队进行爱国爱民教育。他这样说过:“活着是为他人,不是为自己。所谓他人,就是指人民和社会,这是不死的,永世长存的。”冯玉祥镌刻在泰山上的:“行利他”三个大字,就是他一生为他人着想、为人民谋福利的写照。

冯玉祥喜欢和学生接近,他常常把学生集合起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进德修身的道理,累举实例,讲给他们听,他认为学识固然重要,而人格的修养尤为不可漠视。学识好的人,若用之不得其道,则又往往为恶益甚。当年冯玉祥每次在泰山武训小学演讲,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他认为“真爱国家、真爱父母、真处处帮助人的人方为第一等人。”冯玉祥发给每个学生一本必读书《儿童德育歌》,其中《农夫的儿子》、《柴夫的儿子》、《东洋夫的弟弟》等,都浅显易懂,脍炙人口,教育孩子们珍惜学习机会,尊重长辈,爱国爱民,做社会有用之材。

冯玉祥对子女的教育是很注意的,从大处着眼,培养孩子从小关心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从不给予特殊的、优厚的待遇,而是要求他们像自己一样“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要阔”。他在《示女》一诗中这样写到:“……切戒性躁,……次戒多言,……凡是恭敬,……遇事谨慎,……真诚不虚,……勤俭耐劳,……有学有德。”在泰山期间他带领子女上山植树,让子女参加体力劳动,体验劳动人民的生活,培养他们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的优良品格。

六、提倡妇女接受教育,努力实现男女平等

冯玉祥认为要想使中国妇女从愚昧中摆脱出来,必须先从教育抓起,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对部队官佐的女子,他主张婚前学些做人的知识,婚后学习谋生的技能,目的是要女子不依赖男子,能够卓然独立,提高女子的社会地位。冯玉祥的夫人李德全是一位知识女性,冯玉祥无论走到那里,都要求李德全帮助他办教育,吸收女子入学,宣传妇女解放。早在1926年,他去苏联考察,看到苏联妇女大都接受教育,许多行业都有女性工作人员,感触颇深,使他更加认识到妇女教育的迫切性。在泰山期间,他创办的十五所学校,其中就有女子小学,他说“女孩子也得上学,也得给他们办学校。”这样,在泰山脚下的贫苦人家里,不管男女,几乎都有了读书人。“女孩子也要上学”这个朴素的思想意识一直伴随着他,使他不断地为妇女教育而努力。

在要求女子入学读书,解放思想的同时,冯玉祥作了几首诗,抨击社会不平等现象,要求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在《安庆》诗中这样写到:“……街上妇女缠足,小小尖鞋满帮红,国家危险到极点,为何不令快放松?”他还认为,要想实现人人平等,必须消灭城乡差别,农妇天天劳作辛苦,城市女“娇贵若天神”,国家如此穷困,民族危在旦夕,“都是人生女,相差何太殊,这样不平事,铲除在何年?”冯玉祥这些发自肺腑的呐喊,对于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冯玉祥离开我们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他的独特而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也因此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和爱戴。60多年前周恩来在《寿冯焕章先生六十大庆》说:“先生好读书,不仅泰山隐居时如此,即使在治军作战时,亦多手不释卷,……永值得我们效法……始终献身于民族国家事业,奋斗不懈,屹然而成抗战的中流砥柱。”邓小平也这样指出:“冯玉祥将军是很值得我们纪念的人物,他一生有相当长的时间为国家和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他也是同我党长期合作的朋友”这一评价,当之无愧。


Copyright 2010 daimiao.cn. All rights reserver. 备案号:鲁ICP备10209964号

泰山岱庙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191号 电话:0538-8261038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212号

您是第 位访客

泰山景区官方售票渠道 美团・购票
泰山岱庙微信公众号
岱庙云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