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岱庙东御座院内,陈列着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秦泰山刻石,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刻,此石是泰山现存最早的刻石。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灭了韩、魏、燕、赵、楚、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为了加强对统一大帝国的统治,他认为必须夸示天下,以震慑六国反抗势力。于是,便进行了全国性的巡行。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群臣封泰山。在泰山极顶,除举行祭天大典外,还立石颂德。始皇刻辞共144字,在刻辞中,他着重宣扬了统一天下的功绩,表达了治理国家的决心。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于东巡的归途中,其少子胡亥继为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后,曾与赵高说:“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强,威服海内,今晏然不巡行,即见弱,毋以臣畜天下。”于是在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也东封泰山,并在始皇刻辞之阴刻其诏书,二世诏书共79字。
据考证,此石原立岱顶去封号碑亭处。北宋末期,始皇刻辞以大部分磨灭,尚可识者146字。明代以后,此石又几移其所,历遭劫难,仅剩29字。明万历年秦刻石残石移置碧霞祠东庑。清乾隆五年(1740年)碧霞祠毁于火,此石逐佚。嘉庆二十年(1815年),泰安知县汪汝弼、蒋伯生等在碧霞祠西侧玉女池内觅得残石二块,存李斯篆字十个,将其嵌于大观峰前东岳庙西新筑宝斯亭(又名读碑亭)内。道光十二年(1832年)山洪暴发,东岳庙西墙倒塌,宝斯亭倾毁,篆字残石埋于瓦砾之中。后泰安知县徐宗干又于瓦砾中寻得残石,命道士刘传业移至山下,嵌于岱庙雨花道院壁间。光绪十六年(1890年)残石被盗,知县毛蜀云严加追查,大索十日,终于城北门外小桥下发现,重置道院。宣统二年(1910年),知县俞庆澜又将残石移于唐槐院环咏亭,并在周围护以铁栏。1928年春,国民党孙良城部驻泰,改岱庙为中山市场,环咏亭被毁。秦刻石又移于岱庙东御座院内,1948年建亭保护至今。
泰山刻石是李斯的代表作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李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省结体,整齐笔画,为秦统一文字、创立书体做出了贡献。其书体一直被历代学者视为珍宝。汉刘勰曾说:“始皇勒岳,政暴而文泽。”宋刘秦篆谱序》云:“李斯小篆,古今所师。”元代郝经在他的《太平顶读秦碑》中赞道:“拳如钗骨直如筋,屈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宜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多次巡行全国,所立刻石凡七种,即《峄山》、《泰山》、《琅玡》、《东观》、《芝罘》、《碣石》、《会稽》,现仅存《泰山》、《琅玡》二种。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多少历史的遗迹、遗物早已湮灭,而秦泰山刻石却依然存世。虽然秦刻石仅存十字,但正如清代王家溶所赞:“零星两片石,卓越两千年。
Copyright 2010 daimiao.cn. All rights reserver. 备案号:鲁ICP备10209964号
泰山岱庙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191号 电话:0538-826103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