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鎏金佛光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0-05-29       作者:

泰安市博物馆典藏有一件珍贵文物――北魏鎏金佛光。它雕铸精良,图案布局巧妙、规整。前来参观的业内人士无不对它赞叹不已!

这件国宝级文物是1984年5月由泰安市大汶口兴华大队农民岳荣安在大汶河挖沙时发现的,送到博物馆时就是一个铜疙瘩,外部整个被沙锈所包裹。博物馆的专业人员把它放在大醋缸中浸泡了近两个月,去掉部分锈蚀,逐渐露出了部分器物形象轮廓。工作人员激动之余,信心大增,又用小刀、小铲等工具,一点一点进行清理,终于露出了正面的纹饰。后经专家鉴定说:“这是北魏时期的铜造像,此乃国宝,如果有铭文将会更珍贵。”这时器物的背面仍被锈蚀填的严严实实,工作人员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小心翼翼的用小剃刀一点点清理,字迹慢慢显露出来,当发现有铭文时,工作人员激动得惊呼起来,终于见到庐山真面目了!

此件北魏鎏金佛光长47厘米,宽36.5厘米,重8950克,呈半椭圆形。佛光是佛教世界里众神不同于凡人的一个重要标志,背屏也成为一个表现佛教世界的载体。此鎏金佛光上部刻有细密的火焰 纹,佛光中部浮雕莲花,莲花四周为缠枝莲,上部正中间浮雕一尊坐佛,佛像身后有舟形背光。正中莲花左上角右上角各有一尊坐佛,佛像身后有圆形头光,皆身著褒衣博带袈裟,右衽上提搭托于左臂,两身坐佛外侧各浮雕一身飞天,衣带上飘,翩翩起舞,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莲花左下角右下面也各有一坐佛,坐佛的外侧各浮雕一朵莲花,下面有两条缠枝莲宽纹带,这是汉民族化的佛像特点,也是北魏鲜卑族汉化的重要表现。此件鎏金佛光的佛像面相清秀,细颈修身,双手施作无畏与愿印。背后铭文为:“太和十八年十一月八日太山郡奉高县法林寺尼妙音为第子法达敬造释迦像愿眷属师僧父母及一切众生在所生处因庄严净面奉圣容仰谘道教一闻法言位登无生脱若行建堕於非虞者夜遇观音大圣速念解脱所颠如是此像之行建虽是妙音成道众助名多难列一豪之福功弥于上所颠如是”计 120字。

佛教是发祥于古印度的一种宗教,西汉末至东汉初年开始流入中国。传入我国之初,国人是将其视为神仙方术之一来接受的,佛在中国人的眼中乃是国外之神仙。泰山在中国名山中的显赫地位吸引了佛教,并成为我国早期佛教的一个传播点。据史料记载,佛教最早在北魏时期传入泰山,然后遍布泰山南北。这件鎏金佛光就是佛教在北魏时期传入泰山的珍贵实物资料,也是泰山地区目前发现的较早的宗教实物。

                                                                                                     泰安市博物馆

                                                                                                         张纬


Copyright 2010 daimiao.cn. All rights reserver. 备案号:鲁ICP备10209964号

泰山岱庙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191号 电话:0538-8261038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212号

您是第 位访客

泰山景区官方售票渠道 美团・购票
泰山岱庙微信公众号
岱庙云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