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区博物馆、北碚历史文化陈列馆即日起正式开馆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1-01       作者:

12月28日,重庆市北碚区博物馆综合馆 北碚历史文化陈列馆开馆仪式在北碚区云清路77号如期举行,即日起将对公众免费开放。至此,北碚博物馆形成了以综合馆为中心,各个专题纪念馆为延伸的1+N博物馆聚落群。

微信图片_20181231160719.jpg

北碚历史文化陈列馆展厅面积800㎡,以历史时间轴为序,通过“历史遗珍”、“乡建典范”、“抗战重镇”、“继往开来”四个单元,共计展出文物1000余件,集中展现了自巴国到近现代近2000余年的北碚历史。在展厅设计方面,融入中西文化设计精髓,空间与平面、材质与色彩相得益彰,亮点突出:

一、下沉式微缩景观还原乡村建设运动后的北碚。

重庆地区博物馆中最大的下沉式微缩景观,面积93平方米,以精巧的建筑模型和1:500 的比例还原了上个世纪40年代北碚乡村建设运动后的城市风貌。上个世纪20年代的北碚曾经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乡场,但随着卢作孚、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乡建先贤的到来,短短10余年时间里,北碚的经济、文化、交通、科技的发展便已极具现代化的雏形,犹如一座平地中涌现出来的现代化市镇。

QQ图片20181226173032.jpg

二、历史文化名人墙再现北碚大后方人文。

抗战时期,北碚被选作抗战大后方重要的迁建区。虽然物资匮乏,北碚人民仍然热情地接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科教名家,形成了三千名流汇北碚的壮观景象,成为了抗战大后方文艺创作与科学研究的高地。本次陈列馆选取了周恩来、叶剑英、李四光、陈望道、老舍等99位来碚名流的照片,形成了壮观的抗战名人墙。参观市民届时还可以通过扫描名人照片下方的二维码详细了解人物生平。

QQ图片20181226173027.jpg

三、 复旦大学西迁建校北碚场景再现。

“七七事变”后,复旦大学被迫自上海西迁,并在卢作孚先生的邀请和支持下于1938年2月择址于重庆北碚东阳镇夏坝。在碚八年期间,复旦大学坚持教学与抗战并行,积极开展各项救亡运动,使复旦成为抗战大后方坚强的民主堡垒,被誉为“夏坝延安”。本次展览重现了复旦大学在碚立校后经常性举办的各类活动场景,发行的《嘉陵江日报》、《民众报》,以及抗战时期《文摘》创办人、复旦大学孙寒冰教授在大轰炸中不幸遇难的场景。

QQ图片20181226173023.jpg

北碚区历史文化陈列馆是北碚区2018年重要目标任务,并成立以文化委为牵头单位、区财政局等多个部门配合的项目工作小组,全面保障人力、财力、物力需求;同时成立含市文物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单位专家在内的顾问团队,保证展陈内容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为充实内容和展品,一方面,项目工作组2017年下半年起,先后赴台湾、上海、南京等地档案馆、图书馆广泛搜集史料,带回了大量珍贵照片、影音、名人手记等,为展览大纲编写提供了重要内容依据;另一方面争取民间力量如社会各界收藏爱好者的支持,通过购买、接受捐赠等增加展品,其中乡建时期峡防局建设科科长高孟先后辈、“重庆古道”文物古迹爱好者小组等热心市民向陈列馆捐赠信札、照片、陶瓷器、三线时期工厂大型机械设备等重要文物1500件/套,夯实了展览的实物基础。

QQ图片20181226173040.jpg

北碚区博物馆成立于2011年8月,依托散落在区内各地的10处纪念性馆、抗战遗址,如卢作孚纪念馆、四世同堂纪念馆、梁实秋纪念馆等,形成极具特色的纪念馆聚落群;2013年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北碚区博物馆其他场馆:

一、卢作孚纪念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卢作孚.png

卢作孚纪念馆位于北碚区朝阳街道文星湾一巷1-33号,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呈三进三重殿四合院布局。馆内以图片、文字、实物、影像展陈为手段,集中展现了卢作孚先生兴办教育、创办实业、抗日救国、启迪民智,推行乡村建设实验,为了救国强国之路而奋斗的爱国主义情怀。

 1927年卢作孚出任江(北)、巴(县)、璧(山)、合(川)四县特组峡防团务局局长,将此地设为峡防局办公地,进行乡村建设实验。此处也是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区署、北碚管理局、重庆市北碚行政管理处的所在地,是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初的北碚政治、文化中心。为纪念“北碚之父”卢作孚先生,北碚区对峡防局旧址进行保护性修缮,将其辟建为卢作孚纪念馆。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晏阳初纪念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晏阳初纪念馆.png

晏阳初纪念馆位于北碚区歇马镇桃园村磨滩,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房屋为木柱斗榫双夹壁土木结构三合院。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晏阳初在此创办了“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致力于培养乡村建设人才。

1939年到1949年,在长达10年的重庆岁月里,晏阳初及同仁,从农村经济、教育、卫生和地方自治“四大建设”出发,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实验和探索。此后数十年间,这些经验和做法,被推广至台湾地区和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纪念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的晏阳初,2011年,北碚区对晏宅进行保护性修缮,辟建为晏阳初纪念馆,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四世同堂纪念馆(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世同堂.png

四世同堂纪念馆位于北碚区天生街道天生新村63号,占地面积3450平方米,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艺术家老舍先生抗战时期在碚的寓所,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老舍住地之一。

该房屋是1940年5月林语堂先生所购之住宅,先生离碚时将此房捐赠给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0年春,老舍来渝主持文协工作,1943年居住于此,1946年赴美讲学。短短三年时间里,老舍在此创作了大量抗战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第一、二部;短篇小说《一筒炮台烟》、《贫血集》;话剧《桃李春风》、《王老虎》、《张自忠》;回忆录《八方风雨》等,以及散文、杂文、诗歌、曲艺等数百篇200多万字的作品。2010年11月24日,该处正式挂牌为“四世同堂纪念馆”。 

四、梁实秋纪念馆(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雅舍(梁实秋故居).png

梁实秋纪念馆又名“雅舍”,位于北碚区天生街道梨园村58号,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是我国著名散文家、学者、教育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梁实秋先生抗战期间在碚的寓所。

1939年春,梁实秋先生寓居于此,1940年,应重庆《星期评论》之邀以秋郞、子佳为笔名,先后发表题为《雅舍小品》的散文随笔10篇;《星期评论》停刊后,又写了10篇,散见于重庆、昆明各报刊;抗战胜利后,在《世纪评论》发表14篇,这34篇文章,于1949年结集,冠以《雅舍小品》出版。在碚还翻译了《咆哮山庄》等作品,1946年秋天离去。《雅舍小品》问世以来,受到世人关注,再版300多次,畅销不衰,成为全世界的畅销书,“雅舍”因此而名扬海内外,也就成了文人学士瞩目之地。北碚“雅舍”实为《雅舍小品》最初诞生之地,也是成就梁实秋先生成为一代散文大师的开山之地。

 

五、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png

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位于北碚区东阳街道夏坝,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馆内以图片、文字、实物、影像展陈为手段,集中展现了复旦师生高举抗战、团结、进步大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成为抗战时期后方文化民主堡垒的辉煌历史。

旧址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登辉堂。登辉堂为复旦大学西迁后新建的第一幢小礼堂,是当时复旦标志性建筑,以复旦大学老校长李登辉之名命名。第二部分为寒冰墓。位于登辉堂右后侧。1940年5月27日,复旦大学教务长、法学院院长孙寒冰教授在日机轰炸下不幸罹难身亡。1987年12月11日,北碚区人民政府将寒冰墓从夏坝后山迁至此处。

六、荣誉军人自治实验区旧址(区保)

抗战时期荣誉军人自治实验区陈列馆2.png

抗战时期荣誉军人自治实验区陈列馆(美龄堂)位于北碚区澄江镇运河村四川仪表九厂内,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是北碚重要的抗战文化遗址。馆内由4个图片和实物展区、2个场景还原展室组成。

抗战荣誉军人自治实验是宋美龄出任民国妇女联合会主任委员时开展的一项荣誉军人复员就业工作,宗旨是收容抗战受伤军人及其家属,予以适当安置,使其生活安定,并进行生产生活技能培训,以养成自给自足自治的能力。美龄堂是为出席抗战荣誉军人自治实验区成立典礼的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准备休息的场所。北碚区依托美龄堂旧址进行保护性修缮,并改名为抗战时期荣誉军人自治实验区陈列馆。

 摄影:北碚区博物馆


Copyright 2010 daimiao.cn. All rights reserver. 备案号:鲁ICP备10209964号

泰山岱庙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191号 电话:0538-8261038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212号

您是第 位访客

泰山景区官方售票渠道 美团・购票
泰山岱庙微信公众号
岱庙云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