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考古现场经受特大洪水考验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17       作者:

  新华网浙江频道10月12日电(记者 冯源)浙江省余姚市在“菲特”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中损失严重,洪水淹城。著名的河姆渡文化就在余姚,正在开展的考古工作同样经历了这场洪水的考验。

  河姆渡遗址在1973年和1977年经历了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和动植物遗骸,一举把中国种植水稻的历史提前到7千年前,把稻作文化起源地的桂冠稳稳戴在中国头上。它的发现写进了中学历史教科书。

  经过两次科学发掘后,河姆渡遗址已经回填,目前正在开展河姆渡文化考古工作的是与它相距约7公里、位于东北方向的田螺山遗址。遗址距今有5500-7000年的历史,2001年被打井的当地人发现,2004年起正式发掘。由于洪水阻断道路,12日傍晚,记者几经辗转,来到了田螺山遗址现场馆。

  田螺山现场馆是一座形似蚌壳的钢结构建筑,颇似国内的一些高铁火车站。这里也毫无例外地受到了“菲特”的侵袭。考古队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指着屋顶告诉记者,有一处彩钢瓦被大风吹开了,当地有关部门已经着手整修。

  余姚平原地区海拔在2米左右,地下水位线是海拔1米左右,目前,场馆外的稻田水位比场馆地面还高。记者看到3米多深、1000多平方米的的考古基坑里充满积水,最深处约有1米,其中矗立着大量干栏式建筑残留的木桩,侧面看去就像是一片水上的树林。

  孙国平说,由于地下水位高,坑中渗水常年不断,他们时常要开通水泵排水。特别是“菲特”带来的暴雨加大了渗水,如果不是水泵抽水,整个大坑都要被淹平了。

  事实上,一定的地下水位可以隔绝空气,保存有机质文物,孙国平说,这就是田螺山遗址在同时期的新石器考古遗址中,保存的有机质文物最多的原因,之前的河姆渡遗址考古也同样得益于此。平时他们还要保持适当水位,并给暴露在空气中的木桩浇水,保证它们的湿度。因此,只要水泵能够正常开动,外面的渗水对于考古工作就并无大碍。

  但是渗水加剧,也导致基坑边缘出现了局部坍塌的现象。特别是在西南一角,渗水就像泉水一样涌流出来,一大片泥土坍塌下来。不过,意外的是,考古工作者在坍塌部位发现了一根新出露的大木桩。当时他们发现的最大的木桩有2.6米高,60厘米见方,从外观上看,这根“新家伙”也并不逊色。

  远古时期的余姚人同样要与洪水奋斗,孙国平说,田螺山遗址实质是一个3万多平方米的远古村落,在它的晚期经历了持续几百年的水位上升过程,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明显的洪水沉积层。整个河姆渡文化的衰落与5000年前的大水灾有关,人水之间的矛盾当时就有了。

  田螺山遗址周围小山环绕,孙国平说,先民在选址时是动过脑筋的,山丘小,暴雨后流下的山水就小,先民还可以攀登避水,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抵挡住史前特大洪水的入侵。(完)

 

Copyright 2010 daimiao.cn. All rights reserver. 备案号:鲁ICP备10209964号

泰山岱庙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191号 电话:0538-8261038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212号

您是第 位访客

泰山景区官方售票渠道 美团・购票
泰山岱庙微信公众号
岱庙云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