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金秋,北京人民大会堂内,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全场响起热烈掌声,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表决通过。
“紧绷的心弦在这一刻舒展,掌声中看到大家发自内心的笑脸,凝聚着十余年文物保护法修订工作的艰辛与欢愉。”一位当时在现场的文物工作者清晰记得那一刻的心潮澎湃。
文物保护法修订公布是2024年文物工作成果的一个生动缩影,也是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注脚。
过去一年,文物工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学习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扎实推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取得实效,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各领域工作亮点频现,文物改革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文物工作取得新进展、呈现新气象。
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由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以法治方式最大限度凝聚文物事业发展共识、巩固改革成果,通过法定程序将“保护第一”确立为不可挑战的国家意志,加强文物规范管理,促进文物价值挖掘和有效利用,加大监督问责力度,文物保护依法治理进入新阶段。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全面开展,国省市县4级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部组建,21个部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通知、部署本领域普查工作。截至2025年1月6日,全国已完成71万余处“三普”文物复查、复查率超过93%,新发现文物5.2万余处。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申遗成功。“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在全国25个省(区、市)落实,“先调查、后建设”试点启动。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超14亿人次。7批次211件(套)流失文物艺术品从美国、日本、阿根廷、意大利等回归祖国。“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题词40周年活动为长城整体保护再聚力、再“加油”。
纵深推进文物保护体制机制改革,部署30余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工作举措,协同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工作,文物保护工程制度改革破题,北京、江苏、浙江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激发博物馆创新发展活力。两批21处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激发地方创新实践,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示范引领作用彰显。《“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稳步实施,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有序推进,国家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获批立项,浙江、新疆国家重点地区考古标本库房建成。
服务中心大局创新出彩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6部门联合开展“共和国印记”主题宣传活动,公布一批共和国成就见证物。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有效实施。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审批涉建文物保护许可千余项,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文物管控要求,加强城市更新、铁路建设中的文物保护。深化边疆考古,支持涉藏省区寺庙保护展示项目,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民族、民俗类藏品研究展示,赴台湾举办云冈石窟和大运河主题展览,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大定点帮扶、对口支援力度,创建“走进文化遗产 助力乡村发展”帮扶品牌。
文物古迹保护做深做细
完善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机制,全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录2699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录36088处。应县木塔保护协调机制建立,全面测绘方案和局部加固初步设计批复通过。佛光寺砖塔、故宫、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保护修缮等重要文物保护工程有序实施,支持300余项文物建筑保护工程项目。廊桥行动计划稳步推进,调查廊桥1820座。开展中小石窟寺抢救性保护,印发《石窟寺开放管理导则》,举办2024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压茬推进西夏陵、景德镇手工瓷业遗存等申遗项目,更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5部门加强文化遗产防汛协作,2部门联合加大文物防灾减灾政策支持。
文物安全责任不断压实
加大执法督察力度,督促查处一批文物违法案件和安全管理问题,卫星遥感执法监测实现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覆盖。严厉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全年侦破各类文物犯罪案件700多起,追缴文物5000多件,文物犯罪发案数同比下降28%,隐案积案破获力度持续加大。发挥全国文物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联合中国海警局将水下文物安全纳入海上维权执法综合治理范围,会同中央网信办开展古墓葬类题材短视频和直播活动清理整顿专项行动。推动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应急预案。开展文物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整改问题隐患26912处,筑牢文物安全底线。
文物考古研究深入推进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深入实施,相关研究成果纳入全国统编《中国历史》等教材。18个“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持续推进,夏商文明研究工程启动实施,开展259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二里头、殷墟、武王墩、南海深海考古、长江口二号古船等考古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实施基建考古发掘项目1480项。3部门联合加强考古和遗址保护用地保障,推进石峁、蜀道等大遗址保护利用,殷墟、陶寺等10余家考古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启动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印发《推进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指南(试行)》,编制《中外联合考古专项规划(2024—2035)》。
博物馆改革发展稳步推进
优化博物馆布局,启动新一轮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建设,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中小博物馆发展,提升博物馆支付和预约服务。征集推介100项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等精品展览备受欢迎。完成59541件(套)国有馆藏一级文物备案,出台《国有馆藏一级文物定级工作指南》,研究修订《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协调推进布达拉宫贝叶经等古籍文献保护利用(三期)等重点项目。深入推进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进博会文物免税回流和文物市场扩大开放打开新局,认定公布6家国家文物鉴定区域中心,免费鉴定民间收藏送鉴物品8万件(套)、鉴定评估涉案物品48万件(套),完成2.7万件(套)文物进出境审核。
革命文物保护展示优化提升
召开东北抗联革命文物工作会议,推进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保护利用,实施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旧址等保护修缮工程,启动井冈山、瑞金、金寨革命旧址群整体展示项目,推进南腰界红三军司令部旧址等保护展示工程。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提质升级。推出革命文物主题“大思政课”示范项目和精品项目,建设20家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北京、湖南、四川、青海等地“两弹一星”相关旧址保护项目和纪念馆竣工开放。
文物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与文物保护利用”重点专项动议通过论证,在研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文物联合基金,文物保护技术装备供需对接探索加强。推进中国文物云(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建设,开展“文物数据要素×”试点示范项目。牵头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中国,出台《文物保护标准化管理办法》,发布实施23项国家标准、6项文物保护行业标准。开展2024年度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首批25个创新团队入围。5名技能型人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完成文物、博物馆专业学位授权点分设,推进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
文物交流合作务实开展
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由文化遗产国际合作机制转变为政府间国际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伙伴国总数达到20个。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南非、意大利等签署4份文化遗产合作协议,与柬埔寨、突尼斯、沙特、南非等国有序开展古迹保护、联合考古合作。我国联合18个文物原属国发布《青岛建议书》,连任1970年公约缔约国大会附属委员会会议副主席国。36个文物出境展览促进国际人文交流。联合主办第二届“良渚论坛”,凝聚各国携手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共识。同香港海关开展防止文物非法贩运合作,在澳门举办大湾区文化遗产论坛及配套展览,打造文明交流互鉴重要窗口。
文物传播力影响力持续攀升
举办11场新闻发布会,开展北京中轴线申遗、“当一天普查员”基层行等主题宣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参与人数、传播影响力等创历届新高。泉州、扬州、吐鲁番、曲阜相继组织开展“何以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寻古中国》《中国国宝大会》等节目延续口碑热潮,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收获热烈反响,《何以中国》等7件文物作品获评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文明中国》外宣专版、《文物(英文版)》期刊开辟文物国际传播新阵地。策划发行文化遗产题材系列纪念币(第二组)。建设“东坡行旅”“大道之行”等文物主题游径,全国发布文物主题游径超200条,文物和旅游“双向奔赴”、深度融合。
岁月奔流,中华文脉,浩浩荡荡,生生不息。
望向历史深处,文明浸润于泱泱大国的筋骨血脉,文物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激活焕发,古今辉映、气势恢宏的新时代文化长卷徐徐铺开。
Copyright 2010 daimiao.cn. All rights reserver. 备案号:鲁ICP备10209964号
泰山岱庙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191号 电话:0538-826103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