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榜样|一朵格桑花的初心与梦想——索拉先进事迹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27       作者: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青海大地,时时处处也有这样的人,他们是吴天一、张锦梅、可可西里巡山队、尹发旺、陈水芳、索拉、叶金俄日……

   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段段感人的事迹,励人心智,催人奋进。他们牢记初心使命、恪尽职守、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他们时时刻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百姓冷暖放在心头,他们与人民群众心相印、共甘苦、同奋斗,他们是用青春和生命书写人生华章的青海榜样!


一朵格桑花的初心与梦想


640 (2).png


   眼前的索拉,已定格为照片中温柔而坚定的微笑。标志性的清瘦脸庞、朴素的衣着打扮,在雪域高原的蓝天白云下,就像一朵格桑花,看似柔弱,但不畏艰难、蓬勃向上。

   这就是那个多次拒绝调动、义无反顾选择扎根海拔4500多米的三江源头,在涉藏牧区继承和发扬父辈遗志,对工作尽职尽责、对事业殚精竭虑,用十六年如一日的实际行动注解一名牧民党员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人。

   这就是那个胸怀无私大爱、心怀群众愁盼,对贫困牧民无比慷慨却对自己无比“吝啬”,被帮扶对象家庭视为“主心骨”、被贫困孩子称作“亲阿姐”的人。

   虽然索拉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9岁,但她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用生命在三江之源践行初心如磐、爱党为民的共产党员本色的精神,将会在她足迹到达过的每一个地方、在她笑容温暖过的每一个人的心里永存!


截图_选择区域_20230321163908.jpg


   玛多是全省海拔最高的县,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一半,万里黄河在此发源。

   这里也是1982年出生的索拉的故乡。同学们对她的印象是性格活泼、学习刻苦、写字漂亮。12岁那年,她在民政局工作的父亲出差途中因公殉职。出殡那天,牧区群众纷纷赶来送别“阿爸”,像对待英雄一样。

   作为家中的长女,年少的索拉就此扛起了家庭重担,在感受到群众对父辈十分敬仰的深厚情感后,索拉的心里也播下了信仰的种子,就是努力成为一个像父亲那样负责任、让群众信赖的人。

   从2002年走上工作岗位,她先后在玛多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检察院、县教科局工作,2011年考入县政协,一干就是10年。

   提案征集督办、精神文明建设、财务做账报销……在同事印象中,笑声爽朗的索拉,喜欢迈着小快步,穿梭在办公楼里。不论是什么岗位,她都倍加珍惜、尽职尽责;每次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她都主动请命、敢于冲锋;多少次加班加点,她都毫无怨言、认真对待。


截图_选择区域_20230321164008.jpg


   2021年夏天的一个深夜,正当县政协换届前,在办公室加班准备会议材料的索拉,突然被妹妹打来的电话扰乱了思绪:“阿妈被送到医院急救了!”

   自阿爸走后,阿妈照顾弟妹五个,日夜操劳,如今家里的负担好不容易轻了,阿妈却生病了!想到这里,索拉忍不住泪流满面。她匆忙赶到医院,了解完病情把阿妈安顿好以后,凌晨2点,她又赶回办公室加班至天亮,圆满完成了自己承担的会议保障任务,直到会议议程全部完成,索拉才赶到母亲的病榻前,悉心照料,用行动弥补对家人的亏歉。


截图_选择区域_20230321164105.jpg


   2021年5月22日2时4分,一场7.4级强震突袭玛多县,索拉担负起了接收、调配、发放来自全国各地救灾物资的任务。此后一个多月里,索拉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很多物资凌晨才能到,她就24小时在帐篷待命。伴随着经常亮到半夜的灯光,索拉的头痛病也时常发作,同事多次劝她注意休息,她总是摆摆手。     

   有一天,天气突变,肆虐的风沙抽打在脸上,连呼吸都困难。“索拉主任,您去休息一下吧,我们来!”同事祁栋看到索拉嘴唇发乌、脸色青紫,时不时皱着眉头扶额,不由暗暗心惊。

   “你们能行,我也能行!你们能干,我也能干!”一贯带笑的索拉收起了笑脸,温柔而坚定地“怼回去”。祁栋心里沉重,这么恶劣的天气,这么多的工作,自己这个小伙子尚且吃力,索拉还是个女同志,身体又单薄,怎么得了?看到大家不作声,索拉缓了缓,倒出随身携带的药片送进嘴里:“没事儿,我还能坚持,这些物资都是救急救难的,可不能耽误发放!”


截图_选择区域_20230321164301.jpg


   舍小我为大我,默默承受病痛、时时把工作职责放在心中的索拉用行动换来的,是笔记本上密密麻麻清晰记录着的每一笔物资接收与分发、每一个临时救护点的人员和物资数量变化的详尽信息,以及每一批救灾物资精准无误、及时送到受灾群众手中的使命必达。

   雪山巍巍,河水泱泱。十多个寒暑易节,牧民的好女儿索拉始终牢记入党时许下的铮铮誓言,知重负重、担当奉献。虽然她再也看不到、听不到了,但她留下的每一帧扎根基层、爱党为民的工作画面,会在未来的每一天,用朴素的底色告诉人们,曾有这样一位党的藏族干部,用短暂而美丽的一生,谱写了这首传唱在三江源头的奉献之歌!


截图_选择区域_20230321164350.jpg


   索拉走后,藏族阿妈秀毛时常会想念她。做饭的时候,端着勺里的大米,秀毛会红了眼眶:“这米是索拉年前送来的,她常给我打电话,总问家里还需要什么……”

   整理家务的时候,抚摸着7岁的外孙女还在襁褓时穿过的碎花小衣服,秀毛会忍不住抹眼泪:“这些衣服是索拉买的,她对我和我的孩子们,就像亲人一样细致和关心!”

   2015年夏天,索拉与秀毛一家结成帮扶对象,从那以后,这个全部都是女性的五口之家就跟索拉结下了深深的情缘。除了时常打电话嘘寒问暖,平时一有时间,索拉就会去秀毛家里坐一坐,看一看米面袋子还满不满,摸一摸炕上的毛毡厚不厚、孩子们的衣服暖不暖。

   听说秀毛家的大女儿南措在外打工,索拉担心的就像亲姐姐一样:“十几岁的女孩子在外打工太不安全了,把孩子叫回来,当个生态管护员也挺好的呀!”

   二女儿卓玛考上了职业技术学校,成为家里学历最高的“优等生”,但这份骄傲同时成了全家的“烦恼”。“家里的收入不多,阿妈还要治病”,才二十出头的南措焦急忧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索拉来了,她用愉快的声音扫去了笼罩在一家人心头的雾霾:“你们不用担心,生活费我可以资助2000元,学习用品我都已经准备好了,还有行李箱、生活用品啥的,也都买好了”

   一桩桩、一件件,六年多时间,索拉怀着一颗炽热的心,无微不至的关心着秀毛一家,把她们当做自己的亲人,教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鼓励她们克服困难,让她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索拉就像我们的‘亲阿姐’,她常说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谆谆教诲至今萦绕在卓玛心头。


截图_选择区域_20230321164451.jpg


   在海拔4200多米的黄河乡唐格玛村,身患胃癌的66岁藏族老人昂智,急需上海援青项目的救助金看病,却因行动不便无法来县城领取。索拉得知后,硬扛着感冒发烧,冒着得肺水肿的危险,来回奔波300多公里,将2000元救助金送到老人手中。

   同事们还记得,有一次索拉从云南网购了一些水果,大家吃了都夸好,索拉听到后说,我还要再买一些送给我帮扶的老人尝一尝。在单位,索拉“抠门”是出了名的,她不允许大家浪费公家一丁点东西,常提醒年轻人说政协会议多,玛多经济条件又不好,一定要懂得节俭。在生活上,索拉更“抠门”。从来不化妆,也不追求享受名牌,衣服穿过来穿过去就是那几套。             

   这就是索拉,在面对普通牧民、贫困群众的时候,她是那么的温柔细致、那么的慷慨大方,时刻准备着倾己所有去温暖、去帮助每一个人。但是,在面对自己和家人的时候,她又是那样的“吝啬”,那样的“考虑不周”。


截图_选择区域_20230321164541.jpg


   2021年10月11日,索拉像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加班至天黑,整理近期需要督办的提案。22时左右,剧烈的头痛阵阵袭来,她在县城诊所拿了几包止痛粉便回家休息。

   “这么多年,她亏欠了家人,亏欠了孩子,唯一没亏欠的就是工作。”谈起往事,丈夫岳瑜明仍很“生气”。

   儿子7岁生日那天,一家人团聚正准备开饭,索拉突然接到电话,联点村的牧民因急性阑尾炎被紧急送往西宁。“简单安抚孩子后,她急忙赶往医院。” 岳瑜明泪流满面:“孩子12岁了,那是我们第一次一起为他过生日啊。”“结婚15年,聚少离多,组织多次考虑解决两地分居,但她都以要照顾老母亲为借口拒绝了。”岳瑜明说:“她就是放不下工作,就是想认真做事!”


截图_选择区域_20230321164624.jpg


   2021年10月14日,索拉永远的走了,她将生命融入到生她养她的这片土地,就像那岁岁枯荣、年年盛开在草原上的格桑花一样,她将永远与高原在一起,与牧民群众在一起,与她挚爱的一草一木在一起!


截图_选择区域_20230321164659.jpg


青海榜样


   “有困难,找索拉”从县人民检察院到县委办公室,从县教育局到政协办公室,索拉同志十几年如一日,她多次拒绝组织上的照顾调动,选择扎根在海拔4500多米的三江源头;她心系群众疾苦,甘冒生命风险奔波百里为老人送救命钱;她投身抗震救灾,废寝忘食,确保了每一批救灾物资精准无误、及时送达受灾群众的手中。去世前,仍强忍阵阵头痛,加班整理政协提案。十几年来,她始终保持着刚参加工作时的激情与干劲,是单位上的“女汉子”、邻里眼中的“好媳妇”,是贫困孩子的“亲阿姐”,藏族群众的“好女儿”。她和她的阿爸,两代共产党人,用生命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青藏高原精神,更践行了不负韶华、不负人民的为民初心;她把自己对家乡的无私大爱、对父老乡亲的一腔深情、对政协工作的全力以赴,融入了新时代百年奋斗的民族大合唱,在玛多这方高天厚土上唱响了新时代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平凡而伟大的奉献之歌!


截图_选择区域_20230321164758.jpg

Copyright 2010 daimiao.cn. All rights reserver. 备案号:鲁ICP备10209964号

泰山岱庙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191号 电话:0538-8261038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212号

您是第 位访客

泰山景区官方售票渠道
泰山岱庙微信公众号
岱庙云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