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允铜钟,铜铸,高1.4米,口径1.05米,口沿厚8厘米。钟钮已损,下口有六耳。钟体装饰图案分为三层,上层即钟钮基部,呈莲花瓣状,外围云气纹,铸造十分精美,中下二层的图案均为祥云纹。铭文、年号俱已磨灭,无法辨认,唯钟腹铸有四行反写阳文,计二十三字:“沙州都督索允奉为法界众生及七代先亡敬造神钟一口”。该钟形体与西藏桑耶寺所藏唐钟略同,铸造十分匀称精美。根据铜钟的形制,装饰图案的特点,钟铸文字的风格,可以认作唐代文物。

前人对索允钟进行过考证,但未得确论。《陇右金石录》有这样一段话:“余奉使西征渡河登陇,所见古钟皆沉埋于野田蔓草中,贻未可偻指计,谛视其文大约皆前明刻。輶轩所经拓得三刻,其一最古在甘州山丹县城内雷坛寺。阳文在钟腹,无年月。其文云:‘沙州都督索允奉为法界众生及七代先亡敬造神钟一口。’共二十三字,笔势雄伟,唐初刻也。”


(沙洲唐代古城遗址 来源于网络)
对这口钟的考证关键在索允其人。铭文说他是沙州都督,为了法界众生和他的七代先亡而铸造了这口钟。沙州是敦煌地区的古名,查阅史料及敦煌文书,不见索允其名。但魏晋南北朝和十六国均有敦煌索姓人为官者,如索靖、索綝等都是“敦煌人也”。从敦煌石室佚书中发现有《沙州都督府图经》残卷,此书约成于唐证圣元年(公元695年),说明唐初曾在沙州设置过都督府。《敦煌写本S.1438背<书仪>残卷与吐蕃占领沙州的几个问题》中认为索允就是敦煌写本《书仪》的作者,也即敦煌吐蕃时期文献《释门文范》、《发愿文》等所提到的都督索公,他当都督的时间在8世纪90年代,即吐蕃统治敦煌时期。
Copyright 2010 daimiao.cn. All rights reserver. 备案号:鲁ICP备10209964号
泰山岱庙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191号 电话:0538-8261038
您是第 位访客
泰山景区官方售票渠道
泰山岱庙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