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攻略丨四两千斤:梁绍基、杨诘苍双人展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20       作者:

原作者:Yetian Gu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图片

“四两千斤:梁绍基、杨诘苍双人展”已于2023年2月17日在吴文化博物馆拉开帷幕,在18日的开幕活动中,艺术家梁绍基、杨诘苍,展览策展人,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以及近百位艺术界专家名流参与其中。杨诘苍的作品分布于一、二楼公共区域;梁绍基的作品除公共区域外,更进入“考古探吴中”和“吴雅”展厅之中,二者皆显示出以参与者身份展示与吴中文化的融合感。

但是,梁绍基、杨诘苍的作品终究是迥异于博物馆内的其他历史文物,对于不了解的观众来说有不小的认知难度。这篇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引导大家欣赏,用通俗的解释来了解二人的作品,同时更好地理解吴文化博物馆“再问”系列的在地特展项目。

图片

梁绍基、杨诘苍是谁?

图片

梁绍基

1945年出生于上海市。1986至89年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师从万曼(Maryn Varbanov)研究软雕塑;1980年代末开始进行养蚕艺术实验。养蚕源于他“自然”的系列艺术创作。香格纳画廊对梁绍基评价道:“三十余年来,梁绍基潜心于艺术与生物学、装置与雕塑、新媒体、行为的临界点进行探索,持续以蚕的生命历程为媒介、以与自然互动为特征、以时间、生命为核心的“自然系列”的创作。他的作品充满冥想、哲思和诗性,并成为虚透丝迹的内美。”

图片

杨诘苍

1956年生于广东省佛山市。1978至82年在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习;82至89年任教于该系;后旅居海外。作为一名观念艺术家,他用传统的中国笔墨来揭示和批判现象背后的社会和文化。似乎很难界定杨诘苍的艺术身份,因为他参加“大地魔术师”的《千层墨》(目前正在吴文化博物馆内展出)无法定义为是画或是书法;或者直接叫他“社会艺术弄潮儿”好了。在他褶皱、繁复和晶亮的纸上墨块里能看到他千万次的涂抹(或者涂写)。以作品为媒介,代表了他观念上处理了对物质和精神的超越、对历史和在地的探索。

梁绍基、杨诘苍都参加过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可谓是新式前卫艺术和前卫观念的先锋。他们不断地活跃于国内和国际上的重要展览。例如,梁绍基参加了1999年第四十八届威尼斯双年展、2000年第三届上海双年展;杨诘苍参加了1989年蓬皮杜艺术中心“大地魔术师”展览(这场展览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化”的重要艺术展览,打破了艺术西方中心主义,让“西方之外也有艺术”这种偏见成为常态)、2003年第五十届威尼斯双年展等等。

梁绍基、杨诘苍可以说是随着“八五新潮”(通俗地说是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一起诞生的中国艺术家,他们从混沌和迷茫的环境中走出,提炼出关于自己内心想法的艺术,并且坚定而笃定地创作下去,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最终经过时间考验,成为了今天中国当代艺术的中流砥柱,梁、杨二人也收获了极高的艺术文化地位。

● 如何欣赏本次展览的作品?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与吴文化博物馆内的常规陈列展品不同,梁绍基、杨诘苍作品是“当代艺术”。通俗地说,当你走进吴文化博物馆看到二人的作品,你只看见了他们作品的“一部分”——作品的更多需要包括有作品的创作观念、作品的创作过程、摆放作品的地点等等,甚至“好看”、“精巧”已经不足以形容作品。梁、杨独特的风格以及纯熟的完成度迥异于博物馆内的历史文物。在本次展览中,梁绍基、杨诘苍以各自的拿手好戏,对吴文化博物馆的藏品及其背后的吴地文化或是进行在地创作、或是进行委任创作。

图片图片

梁绍基运用他一贯的蚕进行了历时三年的委任创作。在欣赏他的作品时,要首先意识到蚕虫的吐丝、结蛹是不可干预的;以此来创作作品是观念上的覆盖,而不是有意为之的类比“技法创作”上的技巧。早在2021年,他的创作就瞄准了吴文化博物馆所在的吴地环境与历史。怀着对历史和文物的尊重,他带领他的“庞大队伍”,取“草鞋山”、“战国古琴”与“银槎杯”等代表性文物中的典型要素,在原有特征上再次进行当下创作,在一次又一次的吐丝中参与、甚至覆盖了历史的斑驳。

图片

例如摆放在二楼公共区域的《空槎(2021-2022)》,是梁绍基以寻找到的类似银槎杯的枯木创作而来。无疑,它与对展厅中原始文物的遥相呼应;更是以当下的姿态回应古人“逝者如斯”、但吴地艺术“后继有人”的慷慨气度。又如悬挂在展厅中的《高山流水(2020-2022)》,被蚕丝覆盖的槠木看上去比战国古琴还要蹉跎。

图片图片

而正是因为蚕丝能将任何粗糙表面转化为光亮,原始与再造相互碰撞,“如流环绕云山”,自然与蚕虫生命、更是与人生存意义的相映成趣。著名策展人侯瀚如评价道:“不同于常见的科学实验,想象力和诗性推动了梁绍基作品的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云(2008)》是“考古探吴中”展厅中特别的存在——朦胧的影片映射在玻璃上,并不明亮的光影展示出舒缓和延绵的磅礴气息。梁绍基用一块覆盖了银丝的镜面来反射天空中的云朵并拍摄下来,他自己解释道,“蚕吐丝弥留如布云,云是生命的呼吸……”吴地历史的延续性不能说不可置否,只有了解吴地文化、与自然相连,才能在滚滚长河中延绵不断,这就是吴文化博物馆的目的与意义。总之,在观赏梁绍基以蚕虫为创作媒介的作品时,把轮回的生命、广阔的自然与吴文化的延绵并置思考,以小见大——正如展览标题,是不错的思考方向。

图片

在展厅中欣赏杨诘苍的作品时,常会看到展签上写出“三矾九染”的字眼。这其实是一种中国画技法,这种工笔重彩润丽、厚重。在作画时先数遍分染后,轻涂上薄胶矾水,待其凝固后再染,反复过程。而杨诘苍在展厅中的多数作品,乍一看有些“黑暗”,都是用这种方法取得的。《千遍书》和《千层墨》是杨诘苍的成名作品,看上去似“黑画”,他不选择直接泼墨风干而选择反复“三矾九染”,突出了他作为中国早期的观念艺术家,把作品创作过程看的和作品的呈现效果一样重要:反复的渲染、重复的解构,形象和背景交融,将书法与绘画诗出同源的观念呈现在当下的纸面或纱布上,却又识图消解传统艺术的形式意义。例如《再问·吴地》,写出的都是观众认识的文字,却不按笔顺书写,好似“画字”。在观看时,可以从时间(作画步骤)和空间(作品质感)两个维度思考,辩证地看待传统和当下、吴地与外地,就像杨诘苍说的“将黑(墨)画到白(亮)”。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当代艺术为什么进入吴文化博物馆?

梁绍基、杨诘苍以艺术家的身份,不仅旁观、更是参与了在地文化的进程。不论是梁绍基的“以蚕观史”还是杨诘苍用墨进行在地创作,都突出了艺术创作中内容和形式对吴文化的融合感。

从内容上来说,梁、杨作品皆从吴文化博物馆的历史文物中获得灵感,创作出与展品重量相当的作品;从形式上来说,二人不拘一格的创作风格是对当代吴文化的补足,也让本地与外乡者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他们所处的地缘文化。

吴文化博物馆的“再问”在地项目的目的正在于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以从看似不相容的两个角度看待,传统与现代艺术的隔阂本就不应被放大,因为历史本就过去绵延至未来,吴地文明由吴地人民践行与书写——以艺术的语境再现文化之博大,这多是一件美事!

图片

不论如何,在呈现历史的文化博物馆中展示“当代艺术”,是少见的、也是先进的。在这里,笔者想分享英国国家美术馆的案例。它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博物馆,收藏有英国历史上的重要绘画藏品。它同样重视现当代艺术的参与,例如面向20至45岁的“年轻大使”赞助人创作计划、“当代驻留”计划等,以此将世界上最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与标志性收藏联系起来:“自国家美术馆1824年成立以来,当代艺术家也在持续不断地参与、构建藏品,当代艺术与艺术家的相关性与200年前的一样重要……

图片

2019年英国国家美术馆中庭楼梯上方“当代驻留”艺术家布里奇特·赖利(Bridget Riley)的作品《信使(Messengers)》,图源自英国国家美术馆官方网站。

图片

英国国家美术馆即将在2023年7月举办大型刚刚去世的女性艺术家宝拉·蕾戈(Paula Rego)的回顾展《克里维利的花园(Crivelli's Garden)》,目前已用大型壁画铺满美术馆餐厅墙面。图源自国家美术馆官方网站。

美术馆成立时规定,艺术家每周有两天专门的访问权限来在美术馆中进行实践,这让他们有机会研究藏品、熟悉画作并创作新作品;这些'当代'艺术家也为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提出了新的问题并看待和思考藏品与其背后文化的方式。”它们这种将地缘性开阔的视野值得我们学习。

总的来说,吴文化博物馆的“再问”项目,通过委任创作及特邀展览的方式,让特展项目聚焦在地文化,使文化博物馆更具有活力和现代感,同时吸引了观众和当代艺术家,使他们更加关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将这种关注注入艺术作品中。因此将吴文化博物馆呈现为一个既具有历史传承又富有现代感的文化空间,也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 特展信息 - 

图片

四两千斤——梁绍基与杨诘苍双人展

展览时间:2023.02.17-2023.06.11

展览地点:吴文化博物馆公共空间,二楼基本陈列厅


Copyright 2010 daimiao.cn. All rights reserver. 备案号:鲁ICP备10209964号

泰山岱庙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191号 电话:0538-8261038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212号

您是第 位访客

泰山景区官方售票渠道 美团・购票
泰山岱庙微信公众号
岱庙云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