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丨国宝讲述人招募啦!与辽博邂逅,讲述国宝故事!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9       作者:

“国宝讲述人”招募啦!

文物是历史长河中的文明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讲好国宝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辽宁省博物馆特举办“和合中国”之“我是国宝讲述人”活动。即日起,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国宝讲述人”。

总体目标

增强公众保护文化遗产意识,对大众普及文化和文物知识的同时搭建博物馆和大众交流的桥梁,使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增长文博知识,了解历史文化,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

活动主题

2022年辽宁省博物馆“我是国宝讲述人”活动精选“和合中国”大展中30个代表性展品,由参与者自由选择讲述。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辽宁省博物馆

参与对象

1、7岁到15岁(出生于2007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的中小学生。

2、热爱文化,热心公益服务。

3、身体健康,形象气质佳,性格积极阳光。

活动安排

1、海选 即日起至2022年12月12日

2、选拔 2022年12月24日

3、展演 2022年12月31日

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

获得辽宁省博物馆“十佳国宝讲述人”荣誉称号,聘为辽宁省博物馆公益讲解员。同时颁发一等奖实物证书及奖品。

二等奖(3名)

获得辽宁省博物馆“十佳国宝讲述人”荣誉称号,聘为辽宁省博物馆公益讲解员。同时颁发二等奖实物证书及奖品。

三等奖(6名)

获得辽宁省博物馆“十佳国宝讲述人”荣誉称号,聘为辽宁省博物馆公益讲解员。同时颁发三等奖实物证书及奖品。

优胜奖(20名)

入选选手获得辽宁省博物馆“我是国宝讲述人”优胜奖荣誉证书,聘为辽宁省博物馆公益讲解员。

纪念奖(若干)

参与选手,均获得辽宁省博物馆颁发的“电子版纪念奖证书”,以邮件回复方式发放。

参选方式

关注“辽宁省博物馆”官方公众号,在“国宝讲述人”招募令中,选取“国宝资料库”(此文中)内对应年级任一国宝,录制2-3分钟的讲述视频,并将作品发送至参选邮箱。

参选邮箱:lnmuseumjjbm@163.com

参选作品要求:本人出镜讲解,MP4格式,16:9横屏,时长为2-3分钟,分辨率不低于1080P(1920*1080)。

邮件主题:作品名称-国宝讲述人姓名-年龄-身份证号-学校-联系电话

海选截止时间:2022年12月12日

组委会收到参选邮件后,会对收到的参选作品视频进行综合评比,确定进入选拔环节的选手名单。(选拔活动人数拟定为30人)

我是国宝讲述人

国宝资料库

请各位“国宝讲述人”在以下国宝资料库内选取对应年级的任一国宝,录制国宝讲述视频。(对应年级为参考建议,不做评比依据)

1-3年级

勾连涡纹彩陶罍

泥土与烈火中藏着远古先民们对生活的美好寄托,于是便出现了陶器。面前这件肚子圆滚滚的陶器被称为勾连涡纹陶罍。橙红的底色上,还用黑色描绘出各种漂亮的图案。它的盖子像我们吃饭用的圆形碟子,上面装饰了一圈圈的图案叫重圈纹。快看,陶罍的肩膀和肚子上有三组相似的图形,那便是双勾涡纹。它和平行的线条或者其他横向图案一起,可以形成稳定的组合。如此特别的图案,主要出现在用于祭祀活动的陶器身上,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常见的纹饰哦。

红山文化彩陶器有什么特点呢?它们大部分出土于墓葬,陶器身上几乎都是纹饰,而且全部是几何纹图案,并没有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题材。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红山文化的彩陶是受到了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融入自身的文化因素,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山文化彩陶!

红山文化不仅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而且与其他地区文化交流密切,可见红山先民对外来文化具有很高的容纳度。

鸮卣

你们玩过“愤怒的小鸟”这款游戏吗?这件文物是不是很像游戏里的小鸟形象呢?没错,它就是被网友们戏称为古代版“愤怒的小鸟”的鸮卣,它可是专门从山西博物院馆借展的哦。你们看它圆头圆脑的样子,是不是十分可爱!“鸮”是古代对猫头鹰的统称。那么大家可以猜一猜,这件扑腾着翅膀,胖乎乎的小猫头鹰是干什么的呢?其实呀,它是古代用来盛酒的一种器具,叫做“卣”。它的造型是两只猫头鹰背靠背站立,猫头鹰的头就是器盖,圆滚滚的身体就是它的器身,器盖上还有它圆圆的大眼睛、尖尖的小鼻子,下面还有四条小短腿,是不是很可爱呀?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古人敬畏天地万物,于是他们就开始观察自然,认识自然。将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动物、植物、高山、流水的形象融合到艺术当中。以猫头鹰为原型制作青铜器是商代常见的样式。对猫头鹰的偏爱源自于古人对于鸟的崇拜、对于自然的认识。鸮是天空中的掠食者,爪牙锋利,目光有神。当古代先民发现鸮可以在漆黑的夜幕下,来去自如地捕猎时,鸮成为了勇士和战神的代表形象。先民们希望自己能像鸮一样勇猛超凡,抗衡自然。

历史中有很多动物形玉器,如红山文化有鸟、鸮、龟等,模仿动物,惟妙惟肖。动物造型的青铜器更是充满的古人的智慧与想象,动物题材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内容,绵延于各个历史时期,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和合”思想。

三彩釉印花太极图执壶

面前的这件造型奇特、“身材”既圆又扁的文物是辽代三彩中少见的精品——三彩釉印花太极图执壶。它全身都覆盖着黄、绿、白三色釉料,娇艳光洁。你们看,壶嘴的造型是不是很像一个张着嘴的牛头?牛头上有个穿孔,可以用来穿系绳链。壶身两面都装饰着凸起的花纹,样式十分复杂。你们看!整幅图案以水波纹为底,壶身花纹中心,盛开着一朵别致精巧的莲花。莲花中心装饰的图案,是不是很像一个太极图?这些可都是中国的古典元素哦,勾画出“始于天然、载于天道”的审美意境,蕴涵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众所周知,唐三彩是唐代灿烂文化的代表性器物,那么辽三彩与唐三彩又有什么联系呢?原来,通过考古发现,有一种与唐三彩极为相近的辽代文物不断出土,被命名为辽三彩。辽三彩是在继承了唐代三彩釉陶技术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契丹民族风格,逐步发展起来具有浓郁唐代风格的辽三彩器。它与唐三彩一样,并不算真正的瓷器,而是一种带釉的陶器。辽三彩的纹饰则以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花草图案为主,搭配着黄、绿、白三种釉色,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草原景象,具有浓郁的草原文化风韵。

千字文卷

“善”是中国的传统美德,那你知道在古代,人们是如何推广传播“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吗?让我们一起鉴赏宋徽宗的草书作品《千字文》,去寻找答案吧!

《千字文》是我国古代对小朋友们进行通识教育的启蒙读物,其中许多内容,对现在的启蒙教育仍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千字文》自诞生以来,便被历代书法家书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宋徽宗赵佶的作品。说到宋徽宗,有一点就不得不提了。他虽是皇帝,却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凭借着出众的才华,在书法史上独创了“瘦金体”。因此,宋徽宗主要以瘦金书闻名,而传世的狂草作品仅有两件。

你们看,整幅作品是用草书中最为放纵的大草写成的,用笔十分奔放,与纸张上的云龙底纹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书法生动而有气势,笔法连贯、一气呵成。大有“舍我其谁”的意味,颇具帝王风范呢!

一幅书法作品的成功离不开纸张的功劳哦,这幅《千字文》书写在一张全长近12米,由宫廷画师一笔一笔绘成的描金云龙笺上。你们知道吗?制作一张描金云龙笺需要上百道工序。在当时的条件下,要生产这样长度的无接缝纸张,可能要在江边把船舶排列成行,然后浇上纸浆,待自然干燥,才能制成。因此,无论是书法的艺术价值还是制纸工艺,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都可以称上的是空前绝后的稀世杰作了。

北宋大晟编钟

面前的这个家伙是个什么东西?它的名字非常有意思,叫大晟编钟,这与它表面的刻文和用途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凑近来看一下吧。这件编钟仿战国时期乐钟的风格,具有中国传统合瓦形编钟的外貌特征。它的正面有两个篆书刻字:“大晟”,正是编钟名字的由来。背面刻了“南吕中声”四个字,底部开口外张的钟唇上还刻有“上京都僧录官押”。

你们知道这些刻款文字都是什么意思吗?“大晟”是北宋徽宗创立掌管音乐的机关“大晟府”的标记,而“南吕中声”则指的是音律高低,“都僧录”是金国各京的最高僧政机关。其实啊,大晟编钟是北宋徽宗年间铸造的具有固定音高的青铜打击乐器。以十二个为一编,分两层悬挂在一座装饰着蹲兽、羽毛的华丽钟架上。编钟作为礼制乐器,是“和”从自然现象到人文观念的载体。目前流传于世的大晟编钟仅有二十余件,十分珍贵。而面前的这件大晟编钟最为特别,它的身上同时刻有宋金两国的机构名称,证明它在靖康二年被金人掠走,送往上京,后来进入佛教寺院,作为佛教乐器使用。

因此,可以说这件编钟是“靖康之乱”的珍贵见证,是研究宋代的庙堂乐制、青铜乐器以及宋、金历史的重要物证。

粉彩百花尊

面前这件色彩艳丽、造型独特的瓷器叫做粉彩百花尊,它可是清代粉彩瓷器中的杰出代表哦。那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这件粉彩百花尊造型十分特别。它的外形像一朵盛开的喇叭花;腹部微微鼓出,束腰处用中国传统纹样——回纹进行装饰,上面还印着“大清乾隆年制”的瓷器款识;鼓起的腹部连接钟杯形的底座,以便稳定放置。你看它通体施粉彩,口沿用金边装饰,身上绘出牡丹花、杜鹃花、茶花、牵牛花、丁香花、水仙花、石榴花等多种花卉,因此得名“百花尊”,寓意百花繁盛。它的花卉纹样借鉴了清代花鸟画的风格,对比鲜明,又不失清丽雅致。此类纹样后来衍生出“满地娇”这种传统吉祥纹样,并广泛应用于纺织品中。这繁花盛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为我们呈现出古人在艺术创作方面的“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像粉彩百花尊这类通体彩绘各式花样的瓷器也被称为“百花不露地”瓷器,也叫“百花不落地”,是瓷器釉上彩的一种表现手法,将粉彩与金彩结合,用花朵填满整个画面,不露出瓷底,也不露出花朵的枝干。百花如同天女散花,浮于空中,故称“百花不落地”,也叫“万花堆”。百花不落地瓷器烧制工序之繁缛,设色之丰富,绘画之多彩,可以称得上是彩瓷之翘首。

三彩胡人骑马俑

“胡人以鞍马为家” 这是宋代大词人欧阳修在《明妃曲和王介甫作》中描绘的胡人的生活习俗。大家知道吗?这一文字所描述出的场景,我们同样可以在出土文物的身上去找寻和想象。

这件三彩胡人骑马俑,出土于陕西省乾县唐懿德太子墓。三彩釉色烧成高头健马,马身直立,马首向前倾探,蓄势待发。马背上的人高鼻深目,蓄着络腮胡、八字须,样貌与我们东方人迥然不同,显然是来自西域的胡人。他头罩黑色幞(fú)头,身着绿色翻领窄袖袍,足登乌皮靴,姿态挺拔,精神抖擞。千年时光走过,缰绳早已在泥土的掩埋中湮灭,但他双手持缰、凝视前方的紧张状态,却成为了永恒的定格。

唐代社会十分开放,与外邦往来密切,受胡风影响深远。胡人来唐可经商、可做官;唐人也像胡人一样,喜爱狩猎,吃胡食、听胡乐、赏胡舞、穿胡服。多彩的文化,使得全社会呈现出一种刚健不羁、慷慨蓬勃之美。与这件三彩胡人骑马俑一同出土的,还有客使图、胡人骑马狩猎俑等一千多件文物,它们就像一面面镜子,为我们折射出来自一千年前的大唐光影,向我们讲述着,那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伟大时代。

鎏金人物故事纹银壶(复制品)

眼前这只瓶子叫做鎏金人物故事纹银壶,你们看,它是不是与我们常见的古代的壶长得不太一样?其实呀,这种细颈、有鸭嘴状流、下腹部圆鼓、有把的瓶子,在古代被称为“胡瓶”。“胡瓶”中的“胡”,就是“来自外国”的意思,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以“胡”打头的物件,比如胡椒、胡萝卜,它们都不原产于中国,而是从国外传入的。这只胡瓶来源于西亚的波斯,它的造型与装饰都带着浓郁的异域色彩,让我们一个个来看:

你看,壶身上有三处像小圆珠串起来的纹饰,将壶身切分为三段,这种就是来自波斯萨珊王朝的联珠纹,它传入中国后,对壁画和织锦艺术影响很大,我们常能在作品中见到它;在壶把儿的上方有一个高鼻深目的人头像,古希腊人认为这样可以保护壶中的酒水洁净,不被恶灵玷污;在壶的颈部、底部及壶把儿上有整齐的凹槽,这让我们联想到古希腊建筑中的廊柱,彰显着西方古典的秩序之美。要说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壶腹上刻画的人物故事了,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人物来源于古希腊神话《特洛伊》,女神阿芙洛狄忒、帕里斯王子、美女海伦等角色都在壶身上定格,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故事。鎏金银壶本是波斯王朝的酒具,而其上的纹饰当是工匠模拟希腊图像制作的。

1500多年前的北朝时期,中国与西域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丝绸之路上,北方的良马,西方的金银器,中原的丝绸、瓷器,往来不绝,交易繁忙。这件凝结着多元文明符号的鎏金银壶,见证着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使我们仿佛看到了古人眼前,那个新奇、多彩的大世界。

东罗马鎏金银盘

眼前的这件文物叫做东罗马鎏金银盘。光听名字就知道,这一定不是咱中国本土的物件。你不信吗?那让我们一起来鉴赏吧!这只鎏金银盘一看就不同寻常,虽然经过岁月的消磨,泥沙的侵蚀,鎏金已经大部分脱落了,但从银盘上满饰的一圈圈浮雕纹样就可以想象它当年的精美绝伦!上面满满浮雕的花纹没有一点中国特色,却充满了异域风情:盘内满饰浮雕花纹,纹饰分为三个区域。外圈饰葡萄卷草纹,其间栖有小鸟等小动物;中间一圈浮雕十二个人头像,每个头像左侧各有一只动物;盘中央为微微凸起的圆域,图案为一倚坐于狮豹类猛兽背部的青年男性,是银盘的主体花纹。盘子上有铭文,更多的研究者认为是大夏文。大夏文是大夏贵霜时代即已采用的希腊字母的草写本。

经过专家鉴定这件鎏金银盘,是典型的东罗马风格器物,其制作年代大约相当于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东罗马帝国前期与中国保持友好往来,据《魏书》记载,东罗马帝国曾三次派使团访问过北魏。也许这只银盘就是当时东罗马使者遗留在黄河古渡的贡品,也可能是那个时代西方商旅携带的交换物。它是千年前丝绸之路东西方贸易繁荣的象征,也是中西文化交流、团结共荣与“和合之美”的重要见证。

元织锦百鸟朝凤图卷

你们知道什么是百鸟朝凤吗?百鸟朝凤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一种象征或喻示吉祥内容的寓意风俗的图案,它经常出现在瓷器、玉器、家具、织绣上。但是现实中可是没有凤这种禽类哦,它使神话传说里的神鸟,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凤鸟本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鸟,羽毛也很平常,丝毫不像传说中的那般光彩夺目。但它有一个优点:很勤劳,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将别的鸟扔掉的果实都一颗一颗捡起来,收藏在洞里。直到一年森林大旱,鸟儿们觅不到食物,快支撑不下去的时候,凤鸟用自己采摘积攒的果实拯救了濒临饿死的其他鸟类。旱灾过后,这些鸟类为报恩,各自献出一根最美丽的羽毛,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凤鸟,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于是凤鸟成为了最漂亮的鸟中之首。此后,每逢凤鸟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它表示祝贺,这就是百鸟朝凤。这个故事体现了群体间的感恩与互助,和谐共生,合作共赢的生存准则。至今仍广泛流传百鸟朝凤的故事,百姓家有喜事时常悬挂此题材刺绣品。

这件文物便是元代织锦工艺中的杰出作品,它不仅使用多色丝线,还加入了金线和孔雀羽线进行织造,十分珍贵!共有两组连续的图案,以凤鸟为主体,零散分布着其他鸟类,花卉。鸟类造型优美,配色华丽,织造技术高超,是元代织锦的精品!

4-6年级

夏景山口待渡图

面前的这幅绢本画是五代时期绘画大师、南派山水大师董源的代表作品。它可是禁止出境展览的珍贵文物!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还为卷首题字呢。现在请跟随我的讲解,一起来欣赏这幅画卷所描绘的古代江南夏季景色吧!

这是一日晴方好,阳光透过烟云洒向山水,虚实间,水波悠悠,山多且险峻。仔细看!前方洲岛上草木茂密,绿树成荫,仿佛触手可及。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是忙忙碌碌。河旁,一位渔翁肩扛渔网和鱼篓沿岸前行;有一艘渡船行至江心,还能看到船家正在摇橹撑篙;而柳树垂绦的渡口,两位客官在等候渡船,对面渡口凉亭也若隐若现。

图中河滩、近山、远山的画法有别,近树、远树、灌木、芦苇、竹丛的画法也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组合有节奏、有变化,十分和谐,真可以称作一首视觉的“交响曲”。这些画法笔墨,展现出一片秀丽江南图景,不仅是江南山水孕育了它们,也是它们创造了山水的江南风格。山在水的分割与簇拥下带有江南水乡特有的古典水意,画面处处洋溢着夏日江南的宁静气息与勃勃生机,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融。

鲁颂三篇图卷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你们知道《诗经》主要讲什么吗?《诗经》内容非常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

《诗经》又叫做《毛诗》,这是因为《诗经》在刚问世的时候并非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在汉代以前,至少有四个不同的版本,当时称为鲁、齐、韩、毛四家。其中前三者均立于官学,却先后亡佚,毛诗作为后起之秀逐渐取代三家地位,从汉末开始得以广泛流传。

南宋宫廷画家马和之以传统儒家经典《诗经》为题,绘制了一系列图释作品,后世称之为《毛诗图》,本卷是其中的一件。这幅作品就是根据《诗经·鲁颂》绘制,用三段内容展示了周代鲁国国君的优秀品德。你们看,右边文字,左边图画的形式,是不是很像一幅连环画?让我们从中领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观念吧!

急就章卷

面前的这幅书法作品是由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章草作品《急就章卷》。什么是《急就章》呢?它是西汉时期小朋友们识字的启蒙读物。当然,大人也可以学习,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知识!可以学到许多法律、地理、官职等知识,就是古代的一部大百科全书。因此《急就章》不仅为识字而设,还有传播知识、以应实际需要的目的。

除此之外,《急就章》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我们在这里可以见到与当时人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草木鸟兽虫鱼的名目,可以了解当时人们对于人体生理和疾病、医药的知识。这里列举了各种农具和手工工具、谷物菜蔬、日用品、各种色彩和花纹的丝织物,表现了铁器时代的人们向自然界作斗争的规模。也包括了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范畴,歌颂了大一统帝国的繁荣强盛,甚至描述了汉族与边疆兄弟民族互相影响和融合的进程。可以说,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物我协同”的精神风貌。

你们知道什么是章草吗?关于“章草”这一名称的由来,有好几种说法。有说《急就章》本是时期的黄门史游用草书所作的,后来汉章帝看到,非常喜欢这种书法,便命名为“章草”。另一种一种说法就是章草这种书体,本来是臣子向皇帝上奏的奏章之中所书的字体。还有一种则是取“章程书”之意,草书逐步完善意呈现规范化、法则化、程式化。赵孟頫在书法创作中将章草笔意融入到行草的创作中,笔势舒缓,结构严谨,笔法意韵深刻,作品更为古朴和恣肆。他的章草还开创了一代风气,使元明人将这种被人遗忘的书体重新从历史的尘埃中捡点出来,并焕发了新的光彩。

姑苏繁华图卷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苏指的是苏州。苏州城原名姑苏,它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2500多年历史。苏州自古就是富硕之地,到了明清时期,就已经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面前这幅难得一见的 传世名画 《姑苏繁华图》,就向我们展现了二百多年前,乾隆时期最为繁盛的苏州城盛景和江南地区的风物人情。

《姑苏繁华图》画心长1241厘米,比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长一倍多,是中国风俗画的经典之作,曾被著录于清廷内府专门收藏历代书画的《石渠宝笈续编》中。

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下面前这件巨幅纸本画作吧!画家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用流动的视角串联起画面。以青绿山水为主调,将兼工带写、界画技法、西洋透视法三种绘画技巧结合运用,突出了人物刻画,以精湛的写实技巧,生动传神地再现了清代苏州的人文风物。据不完全统计,全幅画描绘各色人物4800余人,房屋建筑2140余栋,桥梁50余座,船只400多条,商号招牌200余块,涵盖丝绸、乐器、钱庄等50多类行业,此外还有工坊市肆、舟船车轿、迎亲嫁娶、舞榭歌台、官衙考场等场景,真实记录了清代苏州古城的商业繁荣与市井风貌,好不热闹!不论身份地位、不论社会分工,置身姑苏,都能在和睦融洽的氛围中生活,这便是古人对“和而不同”社会观最生动的解读。

清明上河图卷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家喻户晓的传世名画,描绘了宋代都城东京的繁华面貌。那你们知道吗?《清明上河图》其实还有许多后世版本。其中,就包括面前的这卷。它是明代著名画家仇英,根据“清明节”这一题材,参照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形式,生动描绘出明代江南地区的社会生活情景。画中人物超过两千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都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整个画面工整细腻,色彩鲜艳,典雅清丽。仇英以生动的笔触再现了熟悉的风土人情,展示出江南地区人们的文化品位,以及百姓对生活的热情,对平和安康、繁华人生的向往。

这幅《清明上河图》代表了后世《清明上河图》题材创作的典型风格和较高水平。既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承前启后的风俗巨作,也是研究明代中后期社会生活和文化史的有力图证。

彩绘胡人骑骆驼俑

丝绸之路在世界史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桥梁。除了广为人知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外,还有一条途径东北地区,向东延伸的草原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是经过蒙古高原连接欧洲与亚洲的商贸大通道,也是传统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辽宁省的朝阳地区在唐代属营州,是唐王朝在东北地区唯一设立的中原政府驻地,是中原王朝与东北及东北亚文化交流的关键之地。许多中亚、西亚等地的商人经丝绸之路到营州从事商贸活动,促进了营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将中原文化远播至东亚各地。绵延万里的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世界的沟通之路、友谊之路和交流之路。这条路上行走的人们来自四面八方,为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往来带来了繁荣。

面前的这件彩绘胡人骑骆驼俑,便是草原丝绸之路的见证者。你们看,这件俑十分生动,骆驼昂首站立在长方形的托板上,双峰间垫着毯子,驮着丝绢、皮囊等物品,皮囊上坐着一人,浓浓的眉毛,深目高鼻,头上戴着圆毡帽。这个人会是谁呢?也许他是一个商人,从西域出发,带着沉甸甸的行囊,骑着骆驼前往东土大唐。可能恰逢驿站,稍作整顿,便侧坐在骆驼上,神情严肃却又好像手舞足蹈,不知是和同行的人们聊着什么,会不会是畅想抵达朝阳地区后的生活呢?

鸭形玻璃器

面前这件长相奇特文物是十六国时期的玻璃器,你是不是想问:这么早就有玻璃了吗?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玻璃制品,但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多为玻璃珠、玻璃管、玻璃璧等,采用的是类似于瓷器制作的烧造法,透明度也不是很高。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东罗马的玻璃器与来自伊朗高原的萨珊玻璃器不断输入中国,因为色泽透明且工艺精湛,很快就成为了贵族喜爱的奢侈品。

这件鸭形玻璃器便是早期玻璃制品的代表之作,它的造型似一只可爱的鸭子,由玻璃吹制而成。为了将鸭子的外形模仿得惟妙惟肖,这件器物在吹制完成后还采用了粘贴的方式,仿照鸭子脖颈的羽毛、三角形的翅膀、双足等,将雕琢后的玻璃条粘贴在鸭子身上。它还有个特别之处,那就是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因后身加重,才得以放稳。如此奇特且罕见的动物造型的玻璃器,也并非中国的传统风格。那么它到底有哪些故事呢?经文物及历史专家研究推测,这件鸭形玻璃器应该是产于古罗马帝国,再途经草原丝绸之路传入北燕。众所周知,玻璃器易碎不便保存,从罗马帝国万里迢迢运到辽西,掩埋入土1500余年依旧保存完整,仅表面被浸蚀,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它是研究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见证了这样一段历史:随着古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不同民族的文明相互交融、求同存异,书写了沿线各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繁荣史诗,从而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印花棉布

这是一块东汉时期的印花棉布,虽然已经残缺陈旧,但棉布上的神秘图案和精美工艺,依旧令人赞叹。它出土新疆地区的尼雅遗址,十分神秘。不仅产地成谜,上面的图案更是谜团重重,究竟都有些什么谜团呢?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从头揭秘。

首先就是图案之谜。棉布中心部分图案可能为人狮相搏图,虽然只残存了半只脚、一条狮尾和狮子的爪心。但从脚的方向分析,此人正朝着狮子扑去,似乎想要制服狮子。在棉布左下角,则有一位半裸的女性,她的发髻呈一簇簇外卷的形态,脖子上戴着串珠项链,手持长角桶,角桶外表装饰有菱格纹,其中装满了葡萄等果物,身后还装饰着头光和身光。专家们对这位女性的身份有多种不同的推测:根据图案上的头光和身光,认为她可能是佛教中的菩萨形象;也有专家认为她是象征丰收的希腊女神;或者是中亚女神、兼有希腊和印度文化特点的女神。除此之外,还有专家推测这位女性形象是源于古希腊梯刻女神、罗马帝国福尔图娜女神,抑或为中亚阿道克娋女神。

在整个棉布的图案中,最让人匪夷所思的,就是最下方残缺的图案了。其形也不似我国汉代时期的龙或虎的纹样,可能是一种动物纹,由于缺少了诸多信息细节,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这件作品的纹饰属于希腊神话题材,而棉的纺织以及蜡染技术当是印度资源,大量几何装饰在犍陀罗艺术中十分常见,而女神造型上表现的“薄衣贴体”的形态则具有了贵霜帝国的马图拉艺术特点。因此这是一件汇集诸多地区文化元素和技术,是表现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极为难得的艺术珍品。多方文化交流碰撞,成就了这块棉布独特而又精美的艺术风格,使之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珍贵遗存和重要见证。

宋缂丝朱克柔山茶蛱蝶图页

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件辽博馆藏国宝级文物,南宋缂丝名家朱克柔的传世佳作——《宋缂丝朱克柔山茶蛱蝶图》。缂丝被誉为“织中之圣”,技法源于古埃及和西亚地区的缂毛工艺。这种缂毛工艺随着丝绸之路被传到中原,经技术变革后改用中原盛产的蚕丝作为材料,开始出现简单的几何纹样缂丝。发展到宋代,以书画作品为稿本的观赏用缂丝艺术品出现,我国古代的缂丝艺人将来自西方的手艺升华为具有中国传统的艺术品。

这件《山茶蛱蝶图》,便是我国古代缂丝工艺的代表之作。它以宋代折枝式花鸟画为稿本,通过山茶花和翩翩蝴蝶传达出了自然和谐的气息。作品有两点精彩之处:一处是表现虫蚀的部分,缂织非常生动形象,色彩变化惟妙惟肖,可见朱克柔的技艺高超。另一处则是花瓣细节部分用笔在缂织的浅色区域补绘,以朱克柔当时的缂丝技术完全可以缂出色调的表现效果,但是她用笔来补色,更能表现出原画作的神韵,这也彰显出朱克柔的绘画功底。

大家仔细观察,这里还缂有“朱克柔”朱文方印。在宋代从事织绣的工匠地位较低,一般的缂丝人不能署名,只能摹缂出原画作者的名款,但朱克柔将名章缂在作品上,可见她在当时具有较高地位。你们看,作品左侧还有明末清初画家文从简的跋文“精巧疑鬼工,流传至今,尤成罕够”。要知道缂丝织造水平到了明代晚期已达到相当的高度,而朱克柔的这件缂丝作品的精巧程度依旧十分罕见。

宋缂丝朱克柔牡丹图页

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盛开时花团锦簇,雍容华贵,又因花大而香,享有“国色天香”的美誉。因此,无论古诗词还是画作,牡丹都是创作最多的题材。同时也是历代缂丝作品的主角,在众多缂丝题材作品中,牡丹题材的缂丝艺术品是匠人们热衷表现的对象。

说起缂丝牡丹,就不得不提南宋缂丝名手朱克柔的作品,也就是面前的这幅佳作。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整幅作品以蓝色为底,其上盛开一朵由黄绿色茎叶衬托而出的牡丹,富丽娇艳,惹人注目。牡丹花朵饱满端庄,四周叶片扬招于阳光下,叶片上斑驳错落留有花朵的影子,显得花色更加明媚,硕大而立体;牡丹的花叶也是千姿百态,如娇娥之手,捧托呵护。左下角还缂有“朱克柔印”。整幅画面均以长短戗等多种缂织技法织就,牡丹花瓣和花叶用同一色系,却深浅不同的颜色相互穿插缂织,显现出自然晕色的效果,宛如一朵鲜活的牡丹坐拥无限风光。

你们知道吗?缂丝又称“刻丝”,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它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是按照通经回纬的方式缂织而成的,因为其特殊的技艺使画面呈现镂刻般的立体效果。发展到南宋出现了追摹绘画的纯欣赏性缂丝作品,而缂丝所追摹的绘画便是宋代最主流的名家名作。朱克柔所选择的粉本与徽宗皇帝的喜好十分贴近,属于细腻温婉、典雅富贵的风格。尺幅上以小品居多,像特写镜头般地捕捉一个个自然界生动的瞬间,直接继承了北宋以来高度写实、格物精微的观察与描绘方法,也展示出自古以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和内涵。缂丝艺人们精细谨慎、敏感沉静的特质在这样的表达里如鱼得水。

7-9年级

太白山图卷

山水画在我国绘画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自出现以来,一直不断发展创新,到了元代时,山水画的整体风格则趋向写意,以虚代实,较之前代更加侧重笔墨神韵,并开创新风。可以说,山水画是元代绘画中最富特色而又最有成就的。那你们知道山水画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谁吗?那就是鼎鼎有名的“元四家”,元四家可不是一个人名,而是四位元代画家。这四位画家使元代山水画迥别于宋代,独具时代风貌。元四家的画风虽各有特点,但都是从五代董源、北宋巨然发展而来,重笔墨,尚意趣,画中结合书法诗文,是元代山水画主流,对明清两代山水画的创作影响很大。我们面前这幅《太白山图卷》,便是由元四家之一的王蒙绘就而成。不仅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溪山的自然风貌,而且还渲染出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东方意境。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太白山图卷》描绘的是浙江太白山天童寺的景色,通过画面我们可以看到松林苍郁且茂密,其间还能隐约看到寺庙楼阁、草堂屋舍等建筑。松林之间有一条通往天童寺的小路,蜿蜒曲折,婉若游龙,往来游客行走在小路上,似在欣赏沿途的风景,十分惬意。远处山峦绵延,屋宇良田错落其间。画面着色较重,山青叶红对比明显,凸显了山间的田园秋景。画面最后绘出天童寺,你们看,古寺坐落于山谷之中,僧人悠游于松林庙宇之间,写实性较强,画面中的场景还能与现在的实景相对应呢!

开皇刻兰亭诗序卷

我们面前的这件作品是兰亭序的宋代拓本。提到兰亭序,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它是东晋书圣王羲之于会稽山下以文会友,畅饮美酒后写出的“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是历代被摹刻最多的文学作品,我们面前的这件《开皇刻兰亭诗序卷》便属于拓本系列,因帖尾有“开皇”年号而得名。明代戏曲家兼收藏家高濂曾请董其昌为自己收藏的《兰亭序》开皇本作跋,董其昌在见到这件《兰亭序》拓本后赞叹不已。不仅如此,到了清代中期,这件经董其昌鉴定的开皇刻兰亭诗序卷被乾隆皇帝得到,视为珍宝,并将其著录于皇家书画档案《石渠宝笈》续编之中。

永和九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和友人雅士共四十余人相聚在兰亭,就是现在浙江省绍兴市兰亭镇。大家围坐在溪水旁曲水流觞,将盛满美酒的耳杯放在溪水中,酒杯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徐徐而下,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要即兴赋诗一首,没有作出诗句的便罚酒三杯。他们一边饮酒作诗,一边畅谈人生。当时有26人的诗文被编成了诗集《兰亭集》。大家推荐王羲之为诗集写序,千古不朽的兰亭序就这样诞生了。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喜好在山水之中怡情悦性,饮酒赋诗,他们在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与天性的解放。正如水可以让人有德、仁、义、智、勇的人生感悟,天地万物之德都可以作为“人”学习的对象。这与中华文明所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不谋而合。

唐摹兰亭序

“春云夏雨秋月夜,唐诗晋字汉文章”,上联是形容每个季节中最美好的景色;下联则点明了每个朝代在文学上的成就。唐代的诗歌,晋代的书法,汉代的赋,都是那个时代的代表。如果说文赋盛行于汉,诗歌辉煌于唐,那么汉唐之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是书法发展的重要时期。魏晋南北朝习字之风盛行,书法名家辈出,书体繁荣纷呈,书法创作成熟。“书圣”王羲之,便是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代表人物。

提到王羲之,大家应该都知道他的书法代表作《兰亭序》,这部作品也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从古至今都备受历代文人的推崇和学习。人们常用“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来赞美王羲之写的字,其完美的书法艺术,不仅代表了魏晋时代的最高水平,也标志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唐太宗生前十分喜爱王羲之的《兰亭序》,因此在他去世后,原迹作为殉品随他一道葬入昭陵。后世所传的《兰亭序》墨迹,都是钩填本或临写本。在现存世的《兰亭序》中,以唐摹本最为珍贵。大家面前的这件唐摹兰亭序年代久远,再加上所用的是绢本,有些纸上的效果不易体现出来,使之与当时的艺术效果有了距离。但主要的笔意、字形仍然保存了下来,尤其是笔与笔、字与字、行与行之间,都表现出了映带关系和顾盼姿态。还有点画的肥瘦、牵丝的联系,都能让我们看到书写时行笔的轻重、徐疾。而题跋上的这些赞誉之词,也点明了这部作品具有初唐时期的书法特征。作为唐初的书法作品,能流传到现在,实为不易。正因它与其他唐摹《兰亭序》的存在,使我们现在的人在感受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认识了唐代早期的书法风尚,同时也能通过幅作品感受到古人关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人生感悟。

归去来兮辞图卷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诗句吗?没错,他就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也是一位大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赖于他的散文、辞赋、诗歌。其中《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这三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也最为著名。我们面前的这幅画作便是明代画家李在、马轼、夏芷三位画家依据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合作而成的连环式作品。

三人从辞中任选一句作为画面的主题,共绘制了九段,最后装裱成一幅完整的《归去来兮辞图卷》。因为李在、马轼、夏芷这三位名家传世真迹十分少见,因此这幅连环式作品算是不可多得的稀有合卷了。不过遗憾的是其中两段马轼的原作早已失传,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由清代画院画师所补。

仔细观察画面内容,不难发现三位名家对《归去来兮辞》原作的把握与理解。他们在创作时抓住重点,不仅要表现重点人物、重点事件,更要抓住陶渊明的高洁志趣与内心感受。通过疏朗开阔的画面构图,极好地烘托了诗人的胸襟。融情于景,通过景物和人物的描绘,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不仅寄托了陶渊明的生活理想,同时还向我们展示了古代文人乐山乐水,谐和自然之美。

孝经图卷

“百善孝为先”,“孝”是儒家极为推崇的美德,讨论“孝”的作品数不胜数,《孝经》作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就是其中非常有名的著作。《孝经》总共有十八章,以孔子和其弟子对话的形式解读“孝”,强调孝是一切品德的根本,“孝”有哪些要求,怎样实行“孝”,也作出了系统详细的规定。

这幅作品就是根据《孝经》绘制,以右边文字,左边图画的形式展示了《孝经》十八章的内容,是不是很像一幅连环画?清代的《庚子销夏记》和《石渠宝笈初编》都记载过这幅画卷,并且都认为它是由唐代的书法家褚遂良和画家阎立本合作完成的。不过,现在经过专家们鉴定,这幅画其实是南宋的。

让我们也来学着做一回鉴定师!鉴定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避讳”。古人在写字时为了表示对君主或者至亲长辈的尊敬,往往不直接写出他们的名字,而采用其他字替代或者对原字进行修改。比如,减少原字的笔画就是一种常见的避讳方法,称作缺笔。避讳制度发展到宋朝已经十分复杂,不仅是名字,连与名字同义或同音的字常常也要一起避讳。《孝经图卷》中,“敬”“让”两个字没有避讳,而第十六章的“慎”字缺笔,这是避南宋孝宗赵昚讳。第十七章“匡”字也缺笔,避宋太祖赵匡胤的讳。可见这幅画最早应该是南宋孝宗时的人画的。

《孝经图卷》图文并茂地阐述“孝”的意义,从孝顺父母出发,小到个人修养与家庭和谐,大到国家治理与社会安定,都离不开一个“孝”字,孝是“和合”社会中的重要一环。

《大学或问》手稿

这几张看似普通的纸为什么被小心翼翼地装裱成了卷轴,还有那么多的题字和盖章?这是朱熹《大学或问》的手稿。朱熹生于南宋初年,是儒学的集大成者,尤其对于南宋理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孔子、孟子之后,世人也尊敬地称呼他为“朱子”,在孔庙大成殿祭祀的十二位哲人中,也只有他作为后世儒者,却能和孔子的弟子一起享受供奉。

朱熹一生著作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四书章句集注》,其中的思想被后世的皇帝推崇,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是当时的读书人必学的重要考点。《四书章句集注》中的《大学章句》就是朱熹为儒家经典《大学》做的注解,但作为教育家的朱熹担心学习者仍然有不理解的地方,又专门写了《大学或问》加以补充。因问全篇采用问答体形式,所以得名“或问”。如果说《章句》是《大学》篇的注脚,那《或问》就是注脚的注脚。

不过,朱熹也强调,要先看《大学》正文,后看《章句》,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再去读《大学或问》。那么被添加了那么多注释的《大学》到底讲了什么呢?《大学》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际上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出自《礼记》,后经程颢、程颐和朱熹等儒学家的竭力尊崇,另立成册,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它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论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由小及大,层层递进,从个人素质的培养到家庭的和睦,再到国家和世界的安宁稳定,说明了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

正如朱熹诗中所说“问渠那得清如?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学或问》虽然是对原著的注解,但是也加入了作者自己理解,我们今天再看《大学或问》,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一定又能看出新的内容,快一起来读读看吧!

木鸡集序卷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我学习过的一首古诗,名为《过零丁洋》。这首诗让我认识了文天祥,他是南宋时期的政治家、抗元名臣,同时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文学家。而这首《过零丁洋》,也因其气势磅礴,情调高亢,激励了后世众多为理想而奋斗的仁人志士。文天祥21岁高中状元,具有厚重的文人修养与学识,他的书法有“字画纤细,有清秀瘦劲之貌,而具俊逸豪迈之姿”的美誉。

“清秀”“豪迈”本是一对矛盾的词汇,为何会同时用来评价文天祥一人呢?让我们在其作品中一探究竟吧!文天祥现存的书法墨迹极少,仅有三帖,面前的这幅《木鸡集序卷》便是其中之一。这是文天祥为他的一位同乡好友张疆所写的诗集序文。木鸡,意取《庄子达生篇》中的一个典故“呆若木鸡”。大致意思是说最好的斗鸡,在没有打斗的时候,就像一桩木头,看似傻傻呆呆,其实是在养精蓄锐。不动如山,而一打斗,则全力以赴,必获全胜。比喻为人处世的修养,也应该达到这种境界。这也是文天祥的处事原则,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文天祥的风骨与信念,以及他“和善”的君子品德。

这幅书法作品笔法迅疾而畅快淋漓,在开篇“三五百篇,优柔而笃厚”处便已经定下了风格基调。字与字之间虽错落,但是每个字都结构精密。纵观全卷确实清新秀气,但每个字却扎实稳健,尤其是“选”“道”等多次出现的字,随手千变,豪迈之气尽显。清劲奇崛与豪迈酣畅做到了平衡,整体意蕴互补。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之后各朝代为了更好地解读《诗经》,为《诗经》中的每一首诗歌,都配上了生动形象的插图,这就是诗经图,其图文并茂的形式很像今天的连环画。现在看到的这件文物便是诗经图中的一幅——《周颂清庙之什图》。

诗经全面反映了我国周朝的社会生活,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颂是贵族在祭祀家庙时,赞美统治者功德的诗歌。颂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其中《周颂》是西周王朝的颂歌。周颂清庙之什图就是以《周颂》的内容为主题,描绘了西周初年,周王朝祭祀宗庙,歌颂祖先功德,并为子孙祈福的情景。

画上的诗句由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书写,而绘画者则是南宋宫廷画家马和之。全图分为十段,每段先写出诗句,然后再画出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你们看,画面内容以祭祀场景为主,还出现了成组的鼎、簋、鬲等青铜礼器,以及编钟等乐器,气氛庄重肃穆,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周代的“礼乐制度”,同时也彰显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观念。

红衣西域僧图卷

面前的这件《红衣西域僧图卷》是元代人物画的精品之作,是由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精心绘制而成。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其绘画取材十分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其中,人物画大多出于想象,但也有写实之作,只是传世较少,此《红衣西域僧图卷》为其代表作之一。

你们看!图中身着红色袈裟的西域僧盘腿坐于大树下面的青石之上。此僧浓眉深眼,大鼻隆突,胡须络腮,肤色黝黑,从其外貌特征观察就知道他不是中原僧人,而是来自西域。它的目光深邃,面容慈祥,神态安详坚毅,左手向前平伸,掌心向上,右手抱入红衣之内,似在说法布道。而头后有光环,则显示此僧已经得道修成,是一个了脱生死的罗汉了。因此这幅画也被称为《红衣罗汉图》。

僧人的红垫、红屐,皆刻画得工整细致,尤其是脸部,傅色细腻,落笔精巧,质感强烈,形象十分生动;红衣则以意为之,着笔不多,而大略可观。僧人身旁的岩石,用绿色进行渲染,对比衬映出僧人西域外客的特征;僧人的面前牡丹香花开放,身后菩提大树挺发,给全图增添了佛家吉祥、庄重之情。

两仪玄览图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经常都能看到世界地图,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地球的概貌。而对于中国古人来说,由于科学、交通等方面的不发达,对于世界的了解十分有限,其对地球的看法乃是天圆地方的结构。那么,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地球是椭圆的,中国第一张世界地图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这要感谢一位来自欧洲的国际友人,他的名字叫做利玛窦。

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人类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新大陆的发现导致地理学的兴盛,新航海图及世界地图层出不穷。当1582年耶稣会士利玛窦踏上中国土地时,西方对于世界的理解已经十分深入了,因为世界地图已经得到了广泛传播。而利玛窦利用自己掌握的绘图技术,先后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和《两仪玄览图》等多个版本的世界地图,表达了丰富的天下观。

《两仪玄览图》是根据明万历三十年(1692年)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为蓝本绘制。明清更迭,此图传入清宫,发现于沈阳故宫博物院的一处屏风之后,将其揭裱下来而形成了如今我们看到这八幅立轴。本图主要表示了五大洲、山峰、山脉、河流等,并将山形涂以绿色。在图上还有太阳系行星分布、天文星座观相、南北半球计时等重要信息,在汉字注释旁还有被清人加注的满文。

《两仪玄览图》与《坤舆万国全图》都是以当时的西方世界地图为蓝本,但改变了当时通行的将欧洲居于地图中央的格局,而是将亚洲东部居于世界地图的中央,此举开创了中国绘制世界地图的先例。

利玛窦的世界地图在客观上打开了中西方关于世界地理知识相互了解、学习的大门。400多年前,他在一批中国知识分子的鼓励下,以极大的热情绘制出了多种世界地图。这些地图既反映了利玛窦努力传播先进科学知识的不倦精神,又说明了当时中国人勇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博大胸怀。因此,《两仪玄览图》可以称得上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晶。

讲述国宝故事,弘扬传统文化,辽宁省博物馆期待您的加入!

【注】如果活动有时间变化,相关消息将通过辽宁省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发布,请及时关注。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辽宁省博物馆公共服务部所有。

来源:辽宁省博物馆

声明: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news@hongbowang.net


Copyright 2010 daimiao.cn. All rights reserver. 备案号:鲁ICP备10209964号

泰山岱庙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191号 电话:0538-8261038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212号

您是第 位访客

泰山景区官方售票渠道 美团・购票
泰山岱庙微信公众号
岱庙云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