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晚报:岱庙开工复建御碑亭

信息来源:泰山晚报      发布时间:2012-10-06       作者:

位于天贶殿前的两座御碑怎么被围起来了?9月30日,游客们发现岱庙内的“去东岳封号碑”和“重修岱庙记碑”暂时无法观赏了。记者从泰安市博物馆了解到,目前,两座御碑正在进行御碑亭的复建,建成之后可使两块御碑免受风雨侵蚀。

据了解,这两块御碑分别为明代朱元璋和清代乾隆皇帝所立,现分别位于岱庙天贶殿前、阁老池的东西两侧的碑台上。其中位于西侧的“去东岳封号碑”立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碑高6.55米,宽1.6米,厚0.57米,是明太祖朱元璋去除历代泰山神封号,诏以“东月之神名其名”的御制碑,具有极高的历史及研究价值。

东侧的“重修岱庙记碑”,俗称“满汉碑”,立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碑高5.2米,宽1.5米,厚0.5米,是乾隆皇帝为庆祝他“六十诞辰”和其母“八旬万寿”而重修岱庙所立的碑,是研究泰山祭祀活动的重要资料。
据了解,两碑均为帝王御制,螭首龟趺(碑下有刻作龟形的碑座),制作精细,形制雄伟,建立之初都设有碑亭保护,但在民国年间被毁坏,现遗址尚存。泰安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日常维护中发现,由于长期处于露天状态,两块御碑表面已出现了裂纹、沙化等病害,并有加速的趋势。此外,御碑的碑台台基地面沉降不均,排水不畅,局部台基还有掏空坍塌的隐患。
“复建碑亭不仅改善两碑的保存环境,也有利于岱庙天贶殿周围中心院落原貌的复原。”工作人员表示,两碑原来就有碑亭,这在明代、清代泰山志书中的文字记载及岱庙图中均有描述,且至今遗址的柱础保存完整。
据了解,修复后的明洪武去东岳封号碑碑亭和清乾隆重修岱庙记碑碑亭建筑等级较高,形制为琉璃瓦重檐歇山四角亭,施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绘。


Copyright 2010 daimiao.cn. All rights reserver. 备案号:鲁ICP备10209964号

泰山岱庙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191号 电话:0538-8261038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212号

您是第 位访客

泰山景区官方售票渠道
泰山岱庙微信公众号
岱庙云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