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庙宋石刻画之捶丸图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0-05-29       作者:

2002年8月,岱庙西城墙修复工程中出土了一批宋石刻画。其中一帧图格外引人瞩目:在高近30厘米剔地起突的画面中,站立着一名高约23厘米的儿童。这名儿童外着束腰长袍,内着肥腿裤,分腿而立。头上发髻分别位于两耳后,其上还扎着软巾。小童右手持球,球似偏大,手不能盈握;左手持捧上举,棒端呈弧状弯曲,棒柄自上而下逐渐变细,球棒整体呈“L”形。再看小儿,双唇紧闭,两眼紧盯右前方,一幅全神贯注的模样。对于每位初次看到这幅画面的人来讲,第一感觉可能就是:这个人正在打高尔夫球。但是,这件石刻画的年代是宋,那时的中国有高尔夫球这项运动吗?如果不是,他从事的是一项什么样的活动呢?

图中儿童正在进行的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捶丸。因其规则与形式皆同近代高尔夫球运动有着相近之处,而被诸多研究中国古代竞技体育的人士称做“中国古代的高尔夫球”。

考察有关捶丸活动的资料可知:捶,击也;丸,球也。捶丸的意思就是用球棒击球。捶丸活动盛行于宋元之时,它的出现源于唐代的步打球,经进一步发展,至宋代形成了捶丸之戏。宋代宫廷中常专门为皇室贵族举行捶丸活动,这种游戏也受到儿童的喜爱,宋代无名氏所绘《蕉阴击球图》中就有两小儿各持小杖击球的生动形象,可见这种游戏的普及范围之广。而到了元代,捶丸已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体育项目。其标志就是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出现了一部宁志斋老人编写的,总结过去和当时捶丸活动的方式和规则的专著――《丸经》。其中详细记述了捶丸的场地、用具、活动人数、方式、裁判规则等,《丸经·集序》中还特别提到“至宋徽宗、今章宗皆爱捶丸”。在现有的实物资料中,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绘于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的《捶丸图》壁画,就生动地反映了元代捶丸活动的真实情况。更有研究推论,欧洲的高尔夫球运动很有可能就是在元朝时传入的。一直到明代,捶丸活动在各处仍很常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明宣宗行乐图》,其中就有明宣宗朱瞻基亲自下场捶丸的情景;上海博物馆藏有明人杜堇所绘的《仕女图》,其中也描绘了几个妇女在林中玩捶丸的画面。捶丸运动历经了宋、金、元、明的发展,得到了上至皇帝官员,下至妇女儿童的喜爱,是一种比较普及的高雅娱乐活动。但是清军入关后,严禁百姓进行各种习武健身活动,捶丸之戏也急剧衰落,并最终从史籍中销声匿迹。

岱庙石刻画中的捶丸图,以其传神的形象,又把人们带回到那个捶丸运动盛行的时代。画中的儿童举止端庄,身体舒展,充分体现了捶丸运动调养精神,陶冶情操的宗旨,展示了捶丸运动较为高雅的层面。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尚未发现有与这件石刻画类似文物的相关报道。岱庙宋石刻画中捶丸图的出现,是捶丸活动于宋元之际在我国北方民间流行的有力证据,它所体现的历史价值、史料价值,可谓弥足珍贵。

      

                                                    作者:郑 澎

                                                   单位:泰安市博物馆


Copyright 2010 daimiao.cn. All rights reserver. 备案号:鲁ICP备10209964号

泰山岱庙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191号 电话:0538-8261038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212号

您是第 位访客

泰山景区官方售票渠道 美团・购票
泰山岱庙微信公众号
岱庙云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