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庙青铜照妖宝镜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0-05-29       作者:

来岱庙游玩的客人,每每进入天贶殿,都要在立于东侧的照妖宝镜前驻足,他们或观赏或贴币,游兴大增,留连忘返,。面对如此庞大的青铜镜,人们在观赏它的同时,更很想知道它的历史渊源。

提到青铜照妖宝镜,就不能不提到铜镜。铜镜的历史非常久远,中国的第一枚铜镜是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文化遗址发现的,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以后铜镜经历了由盛到衰、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到明清时期,铜镜就江河日下,流传不广了。从铜镜的形制来看,镜的正面一般是光滑而没有纹饰,背面多铸有各种纹饰或铭文;镜纽在镜背的中央,有孔可以系绳,可以手持或者系在镜台上;纽座在镜纽的周围,是紧连镜纽的装饰部分。唐代以后出现带手柄的铜镜,这种铜镜没有镜钮和纽座。古铜镜的形状多种多样,大多数为圆形,也有方形、菱形、葵花形、盾形、瓶形、钟形、心形等形状。铜镜一般由铜、锡、铅的合金铸成,是古代人们常用来装饰理容的一种生活用品,有的也具有辟邪、厌胜、吉语之功能,既有实用性,也有观赏性。

岱庙的照妖宝镜铸于明代,形体庞大,与一般铜镜的小巧玲珑形成鲜明对比,为世所罕见。 此镜高1.45米,宽1.50米,主体呈正方形,四周镶有条石框架。镜正面中心是一个光滑的圆形凸面,其余四角铸饰花纹图案。上部两余角左右对称,各雕云纹图案,云纹中间各雕14颗凸面圆饼,两边合起来正好28颗,象征天上28颗星宿。下部两余角雕饰缠枝荷花图案,也左右对称。值得一提的是,铜镜上部正中有一执归圭女神站立像,像体不很大,突出平面,上半部嵌于条石上,下半身铸于铜镜中,此像形体丰满匀称,宽衣广带,线条清晰,据说此为泰山老奶奶像。照妖宝镜的背面与正面结构大体相似,镜面基本平整,没有任何花纹图案,这很符合明清时期的铜镜多以素面为主的特点。镜中心有铭文,上面横行四字为“东岳泰山”,右侧竖行为“天仙圣母元君殿下”;左侧竖行为“草参亭内照妖宝镜”。中间用小字落款:“大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八月弟子杨福宣募钱造”。通过铭文我们可以大体了解照妖宝镜的来历。

明代是碧霞元君(泰山老奶奶)信仰最鼎盛的时期,此间碧霞元君在民间的地位超过了泰山神,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碧霞元君造像运动,所以说碧霞元君庙至今在全国各地大有存在,香火也很兴旺。岱庙遥参亭在民间称为碧霞元君第一行宫,史书记载自明代起遥参亭大殿就供奉碧霞元君神像,照妖宝镜当时是神像背后的背光镜,随着时间的推移,遥参亭不断扩建、改建,殿内碧霞元君像也不断地遭到毁坏、重塑,作为背光镜的照妖宝镜也难逃厄运。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此镜撤离遥参亭,被装上石架陈列于岱庙天贶殿内。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破四旧,破迷信,到处砸文物,此镜被迫由天贶殿移入文物库房保护,改革开放后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此镜又陈列于天贶殿内,一直到今天再也没回到遥参亭。  照妖宝镜当初是驱妖辟邪之物,随着时间的流逝,民间把它作为一种吉祥的有灵之物,人们把圆形方孔钱在镜面上磨一磨,拿回家用绳子穿上,戴在小孩脖子上,可保佑小孩一生平安,长大成材。后来铜制钱在市面不流通了,人们就用现在的硬币在镜面上贴,不管是几分钱的硬币,只要贴上了,就表示有福气。虽然这是一种迷信行为,但也说明照妖宝镜在人们心目中依然神圣。    

                                                                                     泰安市博物馆 魏华玲


Copyright 2010 daimiao.cn. All rights reserver. 备案号:鲁ICP备10209964号

泰山岱庙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191号 电话:0538-8261038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212号

您是第 位访客

泰山景区官方售票渠道 美团・购票
泰山岱庙微信公众号
岱庙云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