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特辑 | 入围“十大精品”的艺术、民族、自然科技类展览与去年相比有哪些变化?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5-15       作者:

当下,陈列展览的好坏依然是影响博物馆观众量的重要因素,尤其随着观众文化需求的不断变化,多种类展览大量涌现。而在这些展览中,除了主题的特殊性,展品的多样性与珍贵性,藏品背后的多角度研究与生发性的表述,越来越成为展览策划的重点。

此次入围2019年度“十大精品”终评项目的艺术类、民族类、自然科技类展览均表现出选题的创意性,更侧重于博物馆所处的城市文化相结合,反映出博物馆对于社会、公众的思考与反馈。

找寻藏品艺术化的艺术类展览

如果说,2018年度“十大精品”入围终评项目的艺术类展览侧重于诉说当代社会对传统历史与文化的认识,注重观众视觉素养与艺术类展览呈现方式有机结合,那么在这一届的艺术类展览中,我们能看到展览主题的多元化色彩下,藏品本身的艺术化被更深入的挖掘,打破观众对于藏品历史化信息的单一认知。这些通过艺术体系串联的藏品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叙事逻辑,以此表达对当下时代的价值。

此外,当绝大多数观众对古代艺术的欣赏还停留在“审美”阶段时,就很难与当下生活产生联系,因此这些艺术类展览更加注重跳出物的研究,通过其他领域并借助技术进行表达。如与其他熟知品类的藏品相关联、设置“沉浸式”的体验,再如鼓励观众动手体验、自我创作,缩短大众与艺术的距离。

又见大唐

“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是世界范围规模最大以唐代书画呈现大唐风韵的专题展览,38件国家一级文物齐亮相,再现盛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民族融合等多方面巍巍气度的同时,“以古喻今”,关照当下。

展览创新性引入文化学者参与策展,展览内容由盛世画卷和浩荡书风两部分构成,以珍贵的绘画和书法展品为主线,与其他品类文物形成丰富链接。此外,融入最新办展理念和展陈方式,以时间轴的概念,链接观众对文物的欣赏和期待,创新性说好文物的故事。

灼烁重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

此次展览是迄今为止全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有关探讨“空白期”瓷器的展览。上海博物馆主要与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合作,并向国内外27家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借展此时期富有代表性的作品。

展览着力于呈现出整个15世纪中期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全貌,共分为四个部分,向观众展现此时期的传世皇家官瓷、景德镇御窑厂出土的瓷器、明代各地分封藩王相关的瓷器以及民窑瓷器。这种全方位,成体系地对“空白期”瓷器进行集中展示,既体现了古陶瓷研究界的重大学术成果,也是上博陶瓷研究水平的具体表现。

画屏:传统与未来

这是全新的展览模式。画屏是中国古代极其重要的绘画形式,又是传统建筑空间结构因素和用途甚广的家具。展览以画屏这一独特艺术形式为核心,挑选境内外博物馆收藏的传世出土实物屏风、图像类屏风绘画、空间礼仪构件家具等代表性文物,同时结合当代艺术家创作的水墨、雕塑、装置、影像、行为等不同形制艺术作品,以传统与现代对话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研究、欣赏画屏的传统魅力和当代生命力,深入解读画屏跨越书画、建筑和器物的艺术特性,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未来发展之路。

海市蜃楼——17至20世纪中国外销装饰艺术展

17世纪以来,大规模的中西贸易使得“中国制造”风靡欧美。展览聚焦精致华彩的工艺品,在这段全球化初期的文化交流中,追寻“中国的世界”向“世界的中国”发生的转变。选题以小见大、立意高远,贴近生活视角、符合审美诉求。内容设计的学术视角独辟蹊径,在图像中挖掘故事。强调外销“历史商品”的文化个性,突出“并置展示”的直观有效,实现“物证”与“图证”、“过去”与“今天”的双重演绎。此外,沉浸式“剧幕场景”的设计理念,“镜花水月”般历史真实与意象幻想的展陈空间,引领观众在行走中“步步入戏”。

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瓷器、瓷业与城市发展史陈列

经过改陈,展览展出众多国家珍贵文物,其中大部分是首次展出,从中精选出百余件“珠山八友”及其同时期陶瓷名家的艺术作品用以陈列,填补了国内“珠山八友”作品集中展示的空白,并打破了博物馆通史陈列时代下仅限于民国的惯例。

展览从学术角度、史料方法、精彩内容、时间定格切入;展示内容与展示形式高度契合,采用了场景、多媒体等展陈方式,真实地再现了景德镇古代陶瓷生产工艺技术的全过程,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结合城市发展定位的民族类展览

基础性民族民俗文化展示是民族类展览常用的表现手法,此次入围终评的民族类展览则上升到了社会历史层面的研究,并采用了跨学科的方式来诠释民族文化下生存智慧,与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相联系。此外,民族类展览不再仅仅是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研究的专题,结合城市发展定位,部分博物馆也将城市某一特定历史背景的民族团结历史发展,作为展览主题,故事叙述更为生动有趣。

“和合承德”清盛世民族团结展览

结合“和合承德”的城市发展定位,展览选题新颖,个性鲜明,不仅让展览“活”起来,还将文化与科技手段高度融合。如六世班禅觐见乾隆皇帝,设计将觐见前、中、后的历史故事进行组合复原成三联场景,犹观影一般,更生动、形象。高科技、数字化技术使展览具有较高的学术、文化含量。

多彩贵州——民族文化陈列

展览目标定位为文化人类学展,以文化人类学前沿理论和实践为支撑,将贵州少数民族相关文化事项系统展出,展示传统文化中人与生态、人与社会、人与信仰之间的关系,从而梳理出贵州民族文化“和谐多彩”背后科学合理的生存智慧,这是民族类展览所缺少的。

展览还力求实现场馆展示与“大千世界”的互动,将展览中的民族文物文化与黔山秀水中的传统村落、生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机结合,使文化遗产地成为展览无边界的展示空间、文化遗产传承人成为展览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充分发挥展览立足当下的社会价值。

基于在地性研究的自然科技类展览

本届入围终评的自然科技类与上届相比最大的区别,即在当下诸多自然科技类展览都在讲述相似的普适性的故事时,有这样一些展览已经开始注重在地性研究,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藏品、内容构建一个独特的完整的本地故事,帮助博物馆形成其特色,构建地方感及地方记忆,从而辐射全国,打造自身的文化品牌。

此外,这些自然科技类展览均展现出了故事性诠释方式,在展览中,观众能够看到自然界的演变发展与生存法则,看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对自身所处的环境产生思考。为了让这种思考具有自发性与主动性,展览了大量运用体验类装置,强调休闲之下的科普教育。

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基本陈列

展览以“海洋与人类”为总主题,构建起多元化的展览体系,通过全面解读地球、海洋、生命与人类四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共生的关系,揭示了人海和谐的真谛,激励观众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对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此外,在秉承传统不断探索中创新求发展,以学术和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托,将航海、天文、航天有机融合,创新设立国内首个“航海与天文”展厅。

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基本陈列

安吉馆的六大主题展与杭州馆展览内容上互为补充、互相促进,构成了自然博物院较为完整的展览体系,在国际自然博物馆界都具有一定的领先性。展览以全球化视野策划,内容不局限于浙江地域的自然资源,而是放眼全球。此外,在强调“科普教育”基础上,突出“休闲体验”特色,打造参与式展览。运用当下先进的展示产品和技术,深入解读展品内涵,信息串联。每个展馆设置1个以上自然探索室及多个互动展项,采用“与观众合作”方式,现场动手操作实验,不仅能看、能听,更能动手、动脑、动情,在“五感”上给观众一种全新的观展体验。

熊猫时代——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

展览最大亮点在于古今结合,既展出现生大熊猫,又展出熊猫化石和古人类,以丰富的标本和完备的知识体系,追踪大熊猫的演化轨迹,讲述人类与熊猫家族同行800万年的科学故事。此外,该展以综合进化学说为指导,应用分类学和比较解剖学方法,从大熊猫及相关物种形态特征切入,引导结构、功能分析,进而启发对物种环境适应性、人类生态伦理观的深层次思考。

以上十个展览

大家参观过哪些

又对哪个展览印象深刻呢

不妨在下方给我们留言分享一下哦

Copyright 2010 daimiao.cn. All rights reserver. 备案号:鲁ICP备10209964号

泰山岱庙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191号 电话:0538-8261038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212号

您是第 位访客

泰山景区官方售票渠道 美团・购票
泰山岱庙微信公众号
岱庙云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