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中国——马鞍山市博物馆馆藏契约展》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3-18       作者:

 契约是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我国古代契约制度源远流长,许多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诚信自律、亲族和睦、乡邻互谅、患难与共等,在一纸纸契约中代代相传。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契约精神,武汉博物馆与马鞍山市博物馆联合推出了《契约中国——马鞍山市博物馆馆藏契约展》。展览共分为明代契约、清代契约、民国契约、新中国契约等四部分,共展出契约61件,契约山水画作若干;种类包括官契、私契,田房地契、土地执照以及婚契等。

我国的契约,有文献可证、实物可考的,可以上溯到周代,早期以金石铭文、摩崖碑刻为主要载体。唐代出现了单契、立契,在转移权利手续上更为简便。宋代由于印刷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官颁契纸”为形式的官印契约,由官府出卖。这种形式的契约一是效力明确,防止争讼,二来能够保证契税征收,故一直沿用至建国初期。1契约故事(明万历).jpg

明清和民国契约存世较多,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是研究法律史学、地理变迁、乡约民俗的宝贵资料。如一些明代官印契约的契尾上涉及用契税支援辽饷、练饷、剿饷的史实,而一些清代北京地区的契约则提供了晚清满洲贵族卖地卖房给汉族商人的佐证,见证了晚清社会阶层结构变动和商业社会的兴起。江南不少地区的卖地契约的杜卖、活卖、卖田骨、卖田皮、找价、绝卖等现象,反映了“一田二主”“一田三主”的复杂土地关系。而一些口岸地区的契约,反映出外国教会、外国商人恃强占田占房的情况。还有一些契约反映出当时农村买卖人口的情况十分严重。8契约故事(Q23).jpg

展览中年代最早的契约,是明万历年间一件有关兄弟分家的地契。通过契约文字,我们可以想象:四面院墙内,兄弟长大成人,父母首肯下,请来族中德高望重长者为见证人,围坐协商,各得屋瓦,开始独立生活;正月过后,白墙黑瓦,青苗依旧,不破不立。另一件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的卖房、磨坊等契则讲述了罗氏家族兄长三人将屋价、磨坊、牛骡等项折合银两,为五弟六弟克伦、克杰婚娶所用,并于婚娶之日空出楼上兄长居室作为婚房的故事。可以想见,罗氏一族家境殷实,兄弟诸多,且孝悌和睦、兄友弟恭,家风之宽厚仁德跃然于纸。而一张颁发于1949年9月的土地执照,更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前夕人们所经历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变革:在这张土地执照上,可以看到毛泽东头像与“中华民国”字样和“东北行政委员会”大印并存,看似轻盈单薄的地契,承载着一段复杂而深刻的历史。18契约故事(MG14).jpg

展览将于2019年3月6日开幕,持续至5月5日,观众可免费参观。


图文来源于武汉博物馆

Copyright 2010 daimiao.cn. All rights reserver. 备案号:鲁ICP备10209964号

泰山岱庙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191号 电话:0538-8261038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212号

您是第 位访客

泰山景区官方售票渠道 美团・购票
泰山岱庙微信公众号
岱庙云守护